“滿院蛩吟人不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院蛩吟人不寢”全詩
夜初長。
滿院蛩吟人不寢,月侵廊。
木犀微綻幽芳。
西風透、窈窕紅窗。
恰似個人鴛被里,玉肌香。
分類: 愁倚闌
作者簡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愁倚闌》蔡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愁倚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蔡伸。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番雨,一番涼。
夜剛剛變長。
滿院里蛩蛩吟唱,人們無法入眠,
明月透過廊道的長廊。
木犀微微綻放幽香,
西風穿過窗戶,吹拂著嬌紅的窗簾。
猶如一對相互依偎的鴛鴦在被子里,
玉肌散發著芬芳香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愁思和寂寞之情。詩中通過描寫細膩的自然景觀和隱喻意象,表達了作者心中的憂郁與無眠的痛苦。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凄涼的夜晚場景。通過描述細微的細節,如雨水、涼意、蛩蛩聲、明月和木犀花香等,使讀者產生強烈的感受和共鳴。詩人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愁思和孤寂,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渴望。
詩中的"愁"和"寂"是這首詩的關鍵詞。"愁倚闌"表達了作者倚在欄桿上郁郁寡歡的情緒,無疑是一種寂寞和憂愁的表達。而"滿院蛩吟人不寢,月侵廊"則通過描繪夜晚的聲音和明月的透過,進一步強調了作者的孤獨和無眠。最后的比喻"個人鴛被里,玉肌香"則將作者的內心寂寞與對溫馨與愛情的向往相結合,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溫情。
整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和意象的隱喻,將作者內心的愁思和寂寞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和意境構建上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充分展示了宋代詩人的獨特才華和感受細膩的寫作風格。
“滿院蛩吟人不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yǐ lán
愁倚闌
yī fān yǔ, yī fān liáng.
一番雨,一番涼。
yè chū zhǎng.
夜初長。
mǎn yuàn qióng yín rén bù qǐn, yuè qīn láng.
滿院蛩吟人不寢,月侵廊。
mù xī wēi zhàn yōu fāng.
木犀微綻幽芳。
xī fēng tòu yǎo tiǎo hóng chuāng.
西風透、窈窕紅窗。
qià sì gè rén yuān bèi lǐ, yù jī xiāng.
恰似個人鴛被里,玉肌香。
“滿院蛩吟人不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