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漸隨風力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影漸隨風力退”全詩
卻上輕舟,急棹穿沙背。
云影漸隨風力退。
一川月白寒光碎。
喚客主人陶謝輩。
拂石移尊,不管游人醉。
羅綺叢中無此會。
只疑身在煙霞外。
分類: 蝶戀花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蝶戀花(游南山過陳公立后亭作)》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蝶戀花(游南山過陳公立后亭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彌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足力窮時山已晦。
卻上輕舟,急棹穿沙背。
云影漸隨風力退。
一川月白寒光碎。
喚客主人陶謝輩。
拂石移尊,不管游人醉。
羅綺叢中無此會。
只疑身在煙霞外。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輕舟,在河流中急速劃槳穿越沙灘,遠離塵囂的景象。詩人感嘆自己身處逆境之中,但他的心境卻因為這次舟行而得到了宣泄和凈化。在舟行的過程中,詩人感受到云影隨著風力漸漸消散,整個河川的月光灑下,冷冽的光芒破碎了寂靜的夜空。他喚醒了主人陶謝輩,移動酒杯,卻并不理會周圍游人的醉意。他認為這種美景與羅綺叢中的繁華無法相比,只能懷疑自己仿佛身在遙遠的煙霞之外。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游船穿越南山后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詩人的內心感受,傳達了作者對逆境的抒發和對煙霞之外的遙遠向往。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來表達作者的情感。足力窮時山已晦,揭示了作者身處逆境之中,感到困頓無助。卻上輕舟,急棹穿沙背,表現了詩人尋求解脫和凈化的愿望。云影漸隨風力退,通過云影的隨風消散,強調了逆境的漸漸消散,帶來內心的寧靜。一川月白寒光碎,通過描繪月光灑在河川上,破碎的寒光,表現了一種冷冽而寂靜的美感。
詩的后半部分,喚客主人陶謝輩,拂石移尊,不管游人醉,表現了詩人對主人的喚醒和對獨自飲酒的態度。詩人認為這種美景是無法與羅綺叢中的繁華相比的,只能懷疑自己仿佛身在遙遠的煙霞之外,表達了對遠離塵囂、追求高遠境界的向往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內心感受,展示了作者面對逆境時的追求凈化和遠離塵囂的心境。同時,表達了對繁華世界的冷漠和對遠離塵囂的向往之情。
“云影漸隨風力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liàn huā yóu nán shān guò chén gōng lì hòu tíng zuò
蝶戀花(游南山過陳公立后亭作)
zú lì qióng shí shān yǐ huì.
足力窮時山已晦。
què shàng qīng zhōu, jí zhào chuān shā bèi.
卻上輕舟,急棹穿沙背。
yún yǐng jiàn suí fēng lì tuì.
云影漸隨風力退。
yī chuān yuè bái hán guāng suì.
一川月白寒光碎。
huàn kè zhǔ rén táo xiè bèi.
喚客主人陶謝輩。
fú shí yí zūn, bù guǎn yóu rén zuì.
拂石移尊,不管游人醉。
luó qǐ cóng zhōng wú cǐ huì.
羅綺叢中無此會。
zhǐ yí shēn zài yān xiá wài.
只疑身在煙霞外。
“云影漸隨風力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