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和氣粲如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使君和氣粲如花”全詩
底事春知早。
使君和氣粲如花。
更筑百花深處、駐春華。
云關遠枕苕溪淺。
未放歸懷展。
看殘紅紫綠陰斜。
鸞鳳干霄卻上、玉皇家。
分類: 虞美人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虞美人(次韻葉少蘊懷隱庵作)》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次韻葉少蘊懷隱庵作)》是宋代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虞美人(次韻葉少蘊懷隱庵作)
方壺小有人誰到。
底事春知早。
使君和氣粲如花。
更筑百花深處、駐春華。
云關遠枕苕溪淺。
未放歸懷展。
看殘紅紫綠陰斜。
鸞鳳干霄卻上、玉皇家。
中文譯文:
小方壺里仿佛有人,是誰來了?
這里的事情春天早早就知曉。
使君的和氣如花般燦爛。
更在深處筑起百花園,停留在春光里。
云霧籠罩著遠方的山關,我依然躺在苕溪淺處。
未能將心事展露歸懷。
看著殘留的紅色、紫色和綠色傾斜在陰影之中。
鸞鳳飛越蒼穹,卻飛向玉皇的宮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虞美人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向往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詩中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春天場景,以及作者對這個場景的喜悅之情。
首句"方壺小有人誰到",給人一種幽默的感覺,仿佛小方壺中有人正在那里,引發讀者的好奇心。接著,詩人說"底事春知早",春天早早就知曉這里的一切,暗示著春天的力量和敏銳的感知能力。
接下來,詩人以"使君"來形容春天的和氣和燦爛,使君的和氣如同盛開的花朵一般美麗動人。而"更筑百花深處、駐春華"的描述,則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美好景象的留戀和追求。
詩的下半部分,通過"云關"和"苕溪淺"的描繪,給人一種朦朧和寧靜的感覺。詩人未能將自己的心事展露出來,暗示著一種無法言說的情感和內心的迷茫。最后一句"鸞鳳干霄卻上、玉皇家",以神話中的鸞鳳飛升的形象,表達了對更高層次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也借景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追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生命的熱愛,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
“使君和氣粲如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cì yùn yè shǎo yùn huái yǐn ān zuò
虞美人(次韻葉少蘊懷隱庵作)
fāng hú xiǎo yǒu rén shuí dào.
方壺小有人誰到。
dǐ shì chūn zhī zǎo.
底事春知早。
shǐ jūn hé qì càn rú huā.
使君和氣粲如花。
gèng zhù bǎi huā shēn chù zhù chūn huá.
更筑百花深處、駐春華。
yún guān yuǎn zhěn tiáo xī qiǎn.
云關遠枕苕溪淺。
wèi fàng guī huái zhǎn.
未放歸懷展。
kàn cán hóng zǐ lǜ yīn xié.
看殘紅紫綠陰斜。
luán fèng gàn xiāo què shàng yù huáng jiā.
鸞鳳干霄卻上、玉皇家。
“使君和氣粲如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