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作東山今日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作東山今日計”全詩
片云留雨鎖愁城。
不堪明月夜,寂寞照南榮。
莫作東山今日計,風雷已促鵬程。
功成來伴赤松行。
卻尋鴻雁侶,尊酒會如星。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臨江仙(次韻尚書兄送別)》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次韻尚書兄送別)》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為李彌遜。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枝上子規催去旆,
柳條偏系離情。
片云留雨鎖愁城。
不堪明月夜,
寂寞照南榮。
莫作東山今日計,
風雷已促鵬程。
功成來伴赤松行。
卻尋鴻雁侶,
尊酒會如星。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臨別離情的心境。詩人站在江邊,聽著子規鳴叫,子規聲催促著船旗離去。柳條在微風中搖曳,似乎扣住了詩人的離愁別緒。片云漂浮在天空,阻擋了雨水,宛如把憂愁困住了整座城市。明月高懸,照耀著寂寞的南榮。詩人感到無法忍受明月之夜的孤寂。
詩人告誡自己不要再抱有東山求賢的希望,因為風雷已經催促著鵬程的啟航。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現在他要去伴隨著赤松一起前行。然而,他仍然渴望尋找志同道合的鴻雁為伴,與他們共同舉杯暢飲,就像星星一樣聚集在一起。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新的意境描繪了詩人在離別時的心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內心的離愁別緒與外界的景物相融合,表達了對離別的痛苦和對未來的期望。
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子規鳴叫、柳條搖曳、片云留雨等,使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明月夜的寂寞和南榮的孤獨照應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增強了詩詞的意境。
詩人在詩末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雖然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仍然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前行。這種對友誼和情感交流的渴望,使詩詞更加具有感人之處。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抒發,表達了離別的痛苦和對未來的期望,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感受力和對友情的珍視。
“莫作東山今日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cì yùn shàng shū xiōng sòng bié
臨江仙(次韻尚書兄送別)
zhī shàng zǐ guī cuī qù pèi, liǔ tiáo piān xì lí qíng.
枝上子規催去旆,柳條偏系離情。
piàn yún liú yǔ suǒ chóu chéng.
片云留雨鎖愁城。
bù kān míng yuè yè, jì mò zhào nán róng.
不堪明月夜,寂寞照南榮。
mò zuò dōng shān jīn rì jì, fēng léi yǐ cù péng chéng.
莫作東山今日計,風雷已促鵬程。
gōng chéng lái bàn chì sōng xíng.
功成來伴赤松行。
què xún hóng yàn lǚ, zūn jiǔ huì rú xīng.
卻尋鴻雁侶,尊酒會如星。
“莫作東山今日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