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橋缺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斷橋缺月”全詩
點點枝頭雪。
畫角吹殘聲未歇。
早是一年春別。
壽陽弄粉成妝。
柔腸結結丁香。
可怕真梅輕妒,游蜂說與何妨。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清平樂(次韻葉少蘊和程進道梅花)》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次韻葉少蘊和程進道梅花)》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詩歌。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斷橋缺月。點點枝頭雪。
畫角吹殘聲未歇。早是一年春別。
壽陽弄粉成妝。柔腸結結丁香。
可怕真梅輕妒,游蜂說與何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平的場景,有幾重含義和意境。首句“斷橋缺月。點點枝頭雪。”描繪了冬日的寂靜和孤寂,暗示了人們因為物理隔離或其他原因而分離的情感。"斷橋"和"缺月"都是寓意斷裂和不完整,暗示了人際關系的疏離和感情的遺憾。"點點枝頭雪"則增強了冬日的冷清和凄涼感。
第二句"畫角吹殘聲未歇。早是一年春別。"通過"畫角"的聲音,把場景轉移到了春天,提醒著人們離別的季節已經過去。"畫角吹殘聲未歇"暗示春天來臨,但離別的悲傷和音樂的余音仍在。
接下來的兩句"壽陽弄粉成妝。柔腸結結丁香。"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和愉悅。"壽陽弄粉成妝"意指人們化妝打扮,享受春日的美好。"柔腸結結丁香"則用花香勾畫出春天的宜人氛圍,柔軟的情感似乎也與春天的細膩聯系在一起。
最后兩句"可怕真梅輕妒,游蜂說與何妨。"引入了梅花和蜜蜂的元素,傳達了人們對春天的歡迎。"可怕真梅輕妒"意指即使是真正的梅花也會被輕視,因為其他花朵(可能是畫中的)也有美麗的價值。"游蜂說與何妨"則表達了對于春天的迎接,就像蜜蜂歡迎春天的到來一樣,不必擔憂。
賞析:
《清平樂(次韻葉少蘊和程進道梅花)》以簡潔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個四季交替的情景,融合了離別、春回大地以及人情冷暖的情感。通過描繪寂靜的冬夜和春天的美好,詩人表達了人生離合和歲月更迭的主題。詩中運用了對比和隱喻,讓讀者在樸素的景象中感受到更深的情感共鳴。這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傳達了豐富的情感,是李彌遜獨特藝術風格的體現。
“斷橋缺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cì yùn yè shǎo yùn hé chéng jìn dào méi huā
清平樂(次韻葉少蘊和程進道梅花)
duàn qiáo quē yuè.
斷橋缺月。
diǎn diǎn zhī tóu xuě.
點點枝頭雪。
huà jiǎo chuī cán shēng wèi xiē.
畫角吹殘聲未歇。
zǎo shì yī nián chūn bié.
早是一年春別。
shòu yáng nòng fěn chéng zhuāng.
壽陽弄粉成妝。
róu cháng jié jié dīng xiāng.
柔腸結結丁香。
kě pà zhēn méi qīng dù, yóu fēng shuō yǔ hé fáng.
可怕真梅輕妒,游蜂說與何妨。
“斷橋缺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