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水宅連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八水宅連岡”全詩
河漢天孫合,瀟湘帝子游。
關雎方作訓,鳴鳳自相求。
可嘆凌波跡,東川遂不流。
舜華徂北渚,宸思結南陽。
盭綬哀榮備,游軒寵悼彰。
三川謀遠日,八水宅連岡。
無復秦樓上,吹簫下鳳凰。
分類:
作者簡介(吳兢)
吳兢(670—749),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唐朝著名史學家,武周時入史館,修國史。耿直敢于犯顏直諫,政治上頗有獻替,他的直言敢諫,不愧為一代諍臣。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吳兢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秾華從婦道,釐降適諸侯。
河漢天孫合,瀟湘帝子游。
關雎方作訓,鳴鳳自相求。
可嘆凌波跡,東川遂不流。
舜華徂北渚,宸思結南陽。
盭綬哀榮備,游軒寵悼彰。
三川謀遠日,八水宅連岡。
無復秦樓上,吹簫下鳳凰。
譯文:
華麗的公主離開了女性的世界,嫁給了一個諸侯。
她和天子之子河漢合一起,像帝王的女兒一樣游走在瀟湘之間。
關雎正在才學校習習作訓,鳴鳳正在互相追求。
可憐的是,她身后留下了一串失落的足跡,東川的河水再也不流過。
舜華往北渚,宸思結南陽。
佩綬悲哀地肅立著,宮殿中的花轎懷念地展示著。
三川謀望遠方的日子,八水的宅院連綿起伏。
再也沒有人在秦樓上吹簫,而鳳凰也不再下凡。
詩意和賞析: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是唐代詩人吳兢所作的一首挽歌。詩中描繪了一位永泰公主的一生經歷和命運的轉變。公主出嫁后,與天子之子成為夫妻,憑借著她的美貌和地位,成為了帝王之女一般的存在。然而,她的命運卻受到了轉變,她的足跡既有失落,也有遺憾。
詩中的“關雎方作訓,鳴鳳自相求”表達了公主在婚姻中的不幸,她與丈夫的關系沒有真正的相互理解和悅納。而“凌波跡,東川遂不流”則體現了她在東川的遺憾,東川的河流隨著她的離開而不再流淌。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公主的離世和人們對她的懷念。她的思念與美譽由渚北延續到了南陽。佩綬和花轎的出現,展示了公主宮廷生活中的榮耀和寵愛。而“三川謀遠日,八水宅連岡”則表達了公主的追求宏大理想和未來的心境。最后兩句“無復秦樓上,吹簫下鳳凰”,揭示了公主的離去帶來的失落,秦樓的樂章中再也無法吹奏簫曲,而鳳凰也不再來人間。
整首詩通過對公主一生經歷和命運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她遭遇的同情和懷念之情,也凸顯了詩歌中人生無常和歲月流轉的主題。
“八水宅連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tài gōng zhǔ wǎn gē èr shǒu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nóng huá cóng fù dào, lí jiàng shì zhū hóu.
秾華從婦道,釐降適諸侯。
hé hàn tiān sūn hé, xiāo xiāng dì zi yóu.
河漢天孫合,瀟湘帝子游。
guān jū fāng zuò xùn, míng fèng zì xiāng qiú.
關雎方作訓,鳴鳳自相求。
kě tàn líng bō jī, dōng chuān suì bù liú.
可嘆凌波跡,東川遂不流。
shùn huá cú běi zhǔ, chén sī jié nán yáng.
舜華徂北渚,宸思結南陽。
lì shòu āi róng bèi, yóu xuān chǒng dào zhāng.
盭綬哀榮備,游軒寵悼彰。
sān chuān móu yuǎn rì, bā shuǐ zhái lián gāng.
三川謀遠日,八水宅連岡。
wú fù qín lóu shàng, chuī xiāo xià fèng huáng.
無復秦樓上,吹簫下鳳凰。
“八水宅連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