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盡尊中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消盡尊中酒”全詩
不受人間暑。
冰盤圍坐此州無。
卻有一瓶和露、玉芙蕖。
亭亭風骨涼生牖。
消盡尊中酒。
酒闌明月轉城西。
照見紗巾藜杖、帶香歸。
分類: 虞美人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虞美人(邢子友會上)》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虞美人(邢子友會上)》
朝代:宋代
作者:陳與義
超然堂上閑賓主。
不受人間暑。
冰盤圍坐此州無。
卻有一瓶和露、玉芙蕖。
亭亭風骨涼生牖。
消盡尊中酒。
酒闌明月轉城西。
照見紗巾藜杖、帶香歸。
中文譯文:
在超然的堂上,主客們閑談無憂,
不受世俗之熱所擾。
冰盤圍坐,這個州域無可比擬。
然而,有一瓶玉液和露,還有美麗的虞美人花。
虞美人花婀娜多姿,清涼從窗戶中涌入。
尊中的酒已經消盡。
酒宴結束時,明月已轉移到城西。
照見紗巾和藜杖,伴隨著香氣歸來。
詩意和賞析:
《虞美人(邢子友會上)》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雅致的場景,邢子友的會上,堂上的主客們在超然的氛圍中閑談忘憂。他們不受塵世的煩惱所困擾,仿佛置身于一個與世隔絕的境地。
詩中描述了冰盤圍坐的景象,象征著高雅的環境和品味。冰盤代表清涼,也暗示了這個州域的特殊之處,與眾不同。虞美人花是一種美麗的花卉,與冰盤相映成趣,展示了詩中景物的美感。詩人通過虞美人花的描繪,表達了清涼、高潔之情。
詩中的"亭亭風骨涼生牖"一句,形象地表達了清涼之感從窗戶中涌入,使整個場景更加生動。"消盡尊中酒"表明了宴會已經結束,尊中的酒已經喝盡,引發人們對時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兩句"酒闌明月轉城西,照見紗巾藜杖、帶香歸",描繪了會宴結束時,明月已經轉移到城西,照亮了紗巾和藜杖,伴隨著香氣,人們帶著愉悅和滿足的心情歸來。
整首詩通過描繪雅致的場景和清涼的意象,表達了超然的情懷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給人以清新、寧靜、高雅的感受。通過這首詩詞,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對于超然境界和美好時刻的追求,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于時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思考。
“消盡尊中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xíng zi yǒu huì shàng
虞美人(邢子友會上)
chāo rán táng shàng xián bīn zhǔ.
超然堂上閑賓主。
bù shòu rén jiān shǔ.
不受人間暑。
bīng pán wéi zuò cǐ zhōu wú.
冰盤圍坐此州無。
què yǒu yī píng hé lù yù fú qú.
卻有一瓶和露、玉芙蕖。
tíng tíng fēng gǔ liáng shēng yǒu.
亭亭風骨涼生牖。
xiāo jǐn zūn zhōng jiǔ.
消盡尊中酒。
jiǔ lán míng yuè zhuǎn chéng xī.
酒闌明月轉城西。
zhào jiàn shā jīn lí zhàng dài xiāng guī.
照見紗巾藜杖、帶香歸。
“消盡尊中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