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公良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訪公良夜”全詩
曲檻披風,虛檐掛月,據盡登臨要。
有時巾履,訪公良夜,坐我半天林杪。
攬浮丘、飄飄衣袂,相與似游蓬島。
主人勝度,文章英妙,合住北扉西沼。
何事十年,風灑露沐,不厭江山好。
曲屏端有,吹簫人在,同倚暮云清曉。
乘除了、人間寵辱,付之一笑。
分類: 永遇樂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永遇樂(為洛濱橫山作)》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永遇樂(為洛濱橫山作)》是宋代張元干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飛觀橫空,眾山繞甸,江面相照。
曲檻披風,虛檐掛月,據盡登臨要。
有時巾履,訪公良夜,坐我半天林杪。
攬浮丘、飄飄衣袂,相與似游蓬島。
主人勝度,文章英妙,合住北扉西沼。
何事十年,風灑露沐,不厭江山好。
曲屏端有,吹簫人在,同倚暮云清曉。
乘除了、人間寵辱,付之一笑。
詩意:
《永遇樂(為洛濱橫山作)》以描繪山水景色和抒發心境為主題。詩人以自然景色來表達內心的愉悅和寧靜,展現了對山水之美的贊美和對人生的豁達態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臨高山的景象。起初,詩人飛觀山脈,眾山環繞,江面倒映著山景,景色壯麗。接著,詩人走上山頂,曲檻上的衣袂隨風飄動,虛檐下掛著明亮的月光,詩人盡情享受登山的樂趣。有時,穿著便服,夜晚訪問友人,與友人一同坐在半天的山頂,仿佛漫步在飄渺的蓬萊仙島上。山頂主人的才華出眾,文章優美,兩人在北門和西沼相聚。十年過去了,風吹灑著露水,詩人對江山依然不厭倦,繼續欣賞它的美好。在山頂的曲屏上,有人吹著簫,伴隨著悠揚的音樂,詩人與他一同依偎在夜晚和清晨的云霧中。詩的結尾表達了對世俗榮辱的超脫態度,將人間的得失看作是浮云,以笑對待。
整首詩用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詞語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和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豁達。通過描繪山水之美,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理解。詩中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人生境遇的超脫,以及對友情和藝術的珍視。整體氛圍清新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寧靜和豁達的感受。
“訪公良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yù lè wèi luò bīn héng shān zuò
永遇樂(為洛濱橫山作)
fēi guān héng kōng, zhòng shān rào diān, jiāng miàn xiāng zhào.
飛觀橫空,眾山繞甸,江面相照。
qū kǎn pī fēng, xū yán guà yuè, jù jǐn dēng lín yào.
曲檻披風,虛檐掛月,據盡登臨要。
yǒu shí jīn lǚ, fǎng gōng liáng yè, zuò wǒ bàn tiān lín miǎo.
有時巾履,訪公良夜,坐我半天林杪。
lǎn fú qiū piāo piāo yī mèi, xiāng yǔ shì yóu péng dǎo.
攬浮丘、飄飄衣袂,相與似游蓬島。
zhǔ rén shèng dù, wén zhāng yīng miào, hé zhù běi fēi xī zhǎo.
主人勝度,文章英妙,合住北扉西沼。
hé shì shí nián, fēng sǎ lù mù, bù yàn jiāng shān hǎo.
何事十年,風灑露沐,不厭江山好。
qū píng duān yǒu, chuī xiāo rén zài, tóng yǐ mù yún qīng xiǎo.
曲屏端有,吹簫人在,同倚暮云清曉。
chéng chú le rén jiān chǒng rǔ, fù zhī yī xiào.
乘除了、人間寵辱,付之一笑。
“訪公良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