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數中興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愿數中興年”全詩
干戈未定,悲咤河洛尚腥膻。
萬里兩宮無路。
政仰君王神武。
愿數中興年。
吾道尊洙泗,何暇議伊川。
呂公子,三世相,在凌煙。
詩名獨步,焉用兒輩更毛箋。
好去承明讜論。
照映金狨帶穩。
恩與荔枝偏。
回首東山路,池閣醉雙蓮。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水調歌頭(送呂居仁召赴行在所)》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送呂居仁召赴行在所)》是宋代張元干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送呂居仁召赴行在所)
戎虜亂中夏,星歷一周天。
干戈未定,悲咤河洛尚腥膻。
萬里兩宮無路。政仰君王神武。
愿數中興年。吾道尊洙泗,何暇議伊川。
呂公子,三世相,在凌煙。
詩名獨步,焉用兒輩更毛箋。
好去承明讜論。照映金狨帶穩。
恩與荔枝偏。回首東山路,池閣醉雙蓮。
中文譯文:
夏朝陷入戰亂,星辰歷經一周。戰爭尚未結束,河洛地區仍然充滿著血腥氣息。
萬里之遙,兩座宮室失去了通路。我仰慕君王的英武神威,希望國家早日興盛。我推崇洙泗之道,哪有時間去討論伊川之事。
呂公子,你是三世的賢相,在凌煙閣上。你的詩名獨步一時,何需我這些后輩再添加贊美。你愿意去承擔明君的諫言。你的形象猶如金狨一般穩重莊嚴。你的恩寵就像荔枝一樣特別。回首東山路,池閣中有醉臥的雙蓮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張元干送別呂居仁赴行在所的作品。詩人以戎虜亂華夏、星歷一周天的開篇,描繪了當時戰亂的景象。河洛地區仍然充滿著悲憤的氣息,國家命運尚未定奪,人們渴望君王的神武之力能夠帶來中興之年。詩人表達了自己推崇洙泗之道,強調了目前無暇討論伊川之事的態度。
接下來,詩人贊頌了呂居仁,稱其為三世的賢相,高居凌煙閣。呂居仁的詩名獨步一時,已經無需后輩再添加贊美。他愿意承擔明君的諫言,形象莊嚴穩重,猶如照映金狨帶的光芒。他得到了君王的特別寵愛,就像荔枝一樣珍貴。最后,詩人描述了呂居仁回首東山路的情景,池閣之間有醉臥的雙蓮花,暗示著呂居仁在行在所中的閑適和安寧。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戰亂的背景、表達對君王的仰慕和對呂居仁的贊頌,展現了作者對國家興盛和賢臣忠誠的思考和期望。同時,以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水調歌頭(送呂居仁召赴行在所)》是宋代張元干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送呂居仁召赴行在所)
戎虜亂中夏,星歷一周天。
干戈未定,悲咤河洛尚腥膻。
萬里兩宮無路。政仰君王神武。
愿數中興年。吾道尊洙泗,何暇議伊川。
呂公子,三世相,在凌煙。
詩名獨步,焉用兒輩更毛箋。
好去承明讜論。照映金狨帶穩。
恩與荔枝偏。回首東山路,池閣醉雙蓮。
中文譯文:
夏朝在戰亂中混亂,星辰歷經一周的時間。
戰爭還未結束,河洛地區仍然充滿著血腥氣味。
萬里之遙,兩座宮室失去了通路。人們仰望君王的神武之威。
祈愿國家早日興盛。我推崇洙泗之道,無暇議論伊川之事。
呂公子,你是連續三代的賢相,在凌煙閣上。
你的詩名獨步一時,不需要后輩再增添毛箋的贊美。
你愿意承擔明君的諫言。你的形象猶如照映金狨的光芒穩定。
你得到了特別的寵愛,就像恩寵荔枝一樣偏愛。
回首東山路,池閣中有醉臥的雙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張元干送別呂居仁前往行在所的作品。詩人以夏朝戰亂、星辰周轉的開篇,描繪了亂世的景象。河洛地區仍然彌漫著戰爭的血腥氣味,國家的命運尚未確定,人們期望君王的神武之力能夠帶來國家的中興。詩人表達了自己推崇洙泗之道,無暇議論伊川之事的態度。
接著,詩人贊頌了呂居仁,稱他是連續三代的賢相,在凌煙閣上。呂居仁的詩名獨步一時,無需后輩再增添毛箋的贊美。他愿意承擔明君的諫言,他的形象穩定莊重,猶如照映金狨的光芒。他得到了特別的寵愛,就像恩寵荔枝一樣偏愛。最后,詩人描繪了呂居仁回首東山路的情景,池閣中有醉臥的雙蓮。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戰亂的背景,表達了對君王的仰望和對呂居仁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國家興盛和忠誠賢臣的思考和期望。詩中運用了景物描寫和意象象征,展示了對亂世中的人
“愿數中興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sòng lǚ jū rén zhào fù xíng zài suǒ
水調歌頭(送呂居仁召赴行在所)
róng lǔ luàn zhōng xià, xīng lì yī zhōu tiān.
戎虜亂中夏,星歷一周天。
gān gē wèi dìng, bēi zhà hé luò shàng xīng shān.
干戈未定,悲咤河洛尚腥膻。
wàn lǐ liǎng gōng wú lù.
萬里兩宮無路。
zhèng yǎng jūn wáng shén wǔ.
政仰君王神武。
yuàn shù zhōng xīng nián.
愿數中興年。
wú dào zūn zhū sì, hé xiá yì yī chuān.
吾道尊洙泗,何暇議伊川。
lǚ gōng zǐ, sān shì xiàng, zài líng yān.
呂公子,三世相,在凌煙。
shī míng dú bù, yān yòng ér bèi gèng máo jiān.
詩名獨步,焉用兒輩更毛箋。
hǎo qù chéng míng dǎng lùn.
好去承明讜論。
zhào yìng jīn róng dài wěn.
照映金狨帶穩。
ēn yǔ lì zhī piān.
恩與荔枝偏。
huí shǒu dōng shān lù, chí gé zuì shuāng lián.
回首東山路,池閣醉雙蓮。
“愿數中興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