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檐紅日三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畫檐紅日三竿”全詩
花露殢云髻。
粉淡香殘,猶帶宿酲睡。
畫檐紅日三竿,慵窺鸞鑒,長是倚、春風無力。
又經歲。
玉腕條脫輕松,羞郎見憔悴。
何事秋來,容易又分袂。
可堪疏雨梧桐,空階絡緯,背人處、偷彈珠淚。
分類: 祝英臺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祝英臺近》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祝英臺近》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元干。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枕霞紅,釵燕墜。
花露殢云髻。
粉淡香殘,猶帶宿酲睡。
譯文:
枕上霞紅,釵上燕落。
花露灑在云髻上。
粉妝淡淡,香味尚存,似乎帶著醉眠的余韻。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祝英臺這個女子的容貌和情感。她枕上的紅霞代表她的美麗,釵上的燕落象征著她的離愁別緒。她的云髻上灑滿了花露,凸顯了她的清新和婉約。她的妝容已經淡淡,但香味仍然殘留,顯示出她剛剛從酒醉中蘇醒。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女子祝英臺的容貌和內心情感。枕霞紅、釵燕墜這樣的形象描寫使人感受到她的美麗和哀愁。花露灑在云髻上象征著她的清新和婉約之美。詩中的粉淡香殘表達了她的容顏已經淡去,但依然留有一絲芳香。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展現了祝英臺美麗的同時,也傳達了她經歷過離愁別緒的情感。詩詞中的紅日三竿、鸞鑒、春風無力等詞語,通過景物和意象的運用,進一步襯托出祝英臺的孤寂和無力。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女子的柔情和離愁,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這首詩詞刻畫了一個美麗而哀愁的女子形象,通過對容貌和內心情感的描繪,展示了祝英臺的柔情和離愁。同時,詩中所運用的意象和景物描寫,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感和意境,使人感受到作者對美與哀愁的深刻思考。
“畫檐紅日三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ù yīng tái jìn
祝英臺近
zhěn xiá hóng, chāi yàn zhuì.
枕霞紅,釵燕墜。
huā lù tì yún jì.
花露殢云髻。
fěn dàn xiāng cán, yóu dài sù chéng shuì.
粉淡香殘,猶帶宿酲睡。
huà yán hóng rì sān gān, yōng kuī luán jiàn, zhǎng shì yǐ chūn fēng wú lì.
畫檐紅日三竿,慵窺鸞鑒,長是倚、春風無力。
yòu jīng suì.
又經歲。
yù wàn tiáo tuō qīng sōng, xiū láng jiàn qiáo cuì.
玉腕條脫輕松,羞郎見憔悴。
hé shì qiū lái, róng yì yòu fēn mèi.
何事秋來,容易又分袂。
kě kān shū yǔ wú tóng, kōng jiē luò wěi, bèi rén chù tōu dàn zhū lèi.
可堪疏雨梧桐,空階絡緯,背人處、偷彈珠淚。
“畫檐紅日三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