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庭日腳又垂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荒庭日腳又垂西”全詩
海風吹斷瘴云低。
薄寒初覺到征衣。
歲晚可堪歸夢遠,愁深偏恨得書稀。
荒庭日腳又垂西。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浣溪沙(書大同驛壁)》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書大同驛壁)》是宋代張元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榕葉桄榔驛枕溪,
海風吹斷瘴云低。
薄寒初覺到征衣,
歲晚可堪歸夢遠,
愁深偏恨得書稀。
荒庭日腳又垂西。
中文譯文:
榕樹葉垂掛在桄子榔驛旁的溪邊,
海風吹散了低垂的瘴氣云。
微寒初露,感覺到征衣的薄涼,
年事漸晚,足以懷念遠方的夢,
憂愁深重,特別遺憾書信稀少。
荒庭中,太陽的腳步又斜垂向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大同驛站旁邊的溪水和周圍的景物。詩人以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對遠方的思念和歲月的流轉所帶來的感傷之情。
首先,詩人以榕樹和桄子榔驛為背景,描繪了溪水旁的景象。榕樹葉垂掛在溪水上,形成一幅美麗的景色。然而,海風吹散了低垂的瘴氣云,清新的空氣使得驛站的環境更加宜人。
其次,詩人以薄寒初露的景象來表達歲月的流轉和衰老的感受。寒意初覺,詩人感受到了征衣的薄涼,暗示著歲月已經不再年輕。然而,歲晚的時候正是懷念遠方和追尋夢想的時候,詩人認為這樣的時刻更加適合回到遠方的夢境中。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書信稀少的遺憾和憂愁之情。憂愁深重,詩人偏恨書信很少,這暗示著詩人對朋友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荒庭中,太陽的腳步又斜垂向西,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
整首詩以簡練而深邃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抒發了詩人對遠方和歲月流轉的思索和感傷之情。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折射出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一種深沉而富有思索的藝術享受。
“荒庭日腳又垂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shū dà tóng yì bì
浣溪沙(書大同驛壁)
róng yè guāng láng yì zhěn xī.
榕葉桄榔驛枕溪。
hǎi fēng chuī duàn zhàng yún dī.
海風吹斷瘴云低。
báo hán chū jué dào zhēng yī.
薄寒初覺到征衣。
suì wǎn kě kān guī mèng yuǎn, chóu shēn piān hèn dé shū xī.
歲晚可堪歸夢遠,愁深偏恨得書稀。
huāng tíng rì jiǎo yòu chuí xī.
荒庭日腳又垂西。
“荒庭日腳又垂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