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道筠溪歸計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道筠溪歸計近”全詩
泛瑞靄、橫山頂。
縹緲笙歌云不定。
玉鉤斜掛,素蟾初滿,醉愜浮瓜冷。
庭蘭戲彩傳金鼎。
小袖青衫更輝映。
誰道筠溪歸計近。
秋風催去,鳳池難老,長把中書印。
分類: 青玉案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青玉案(筠翁生朝)》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青玉案(筠翁生朝)》是宋代張元干的一首詩詞。詩詞中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景象,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水中芝香遠遠飄蕩著紅影,
泛起了瑞靄,橫山頂上。
縹緲的笙歌在云中不停變幻。
玉鉤斜掛,素蟾初圓,
心醉意滿,浮瓜已涼。
庭蘭嬉戲,彩色傳來金鼎。
小袖上的青衫更加顯得明亮。
誰說筠溪的歸期已經近了呢?
秋風催促著離去,鳳池難以抵擋歲月的侵蝕,
我長期拿著中書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和寫意的手法,展示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中的水芝香、瑞靄、橫山頂等詞語,形象地描繪了遠處的山水景色。而縹緲的笙歌和玉鉤斜掛等詞語,則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整首詩的意境宛如一幅山水畫,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
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詩中的庭蘭、彩色傳金鼎等詞語,象征了美好和富貴。而秋風催去、鳳池難老等詞語,則暗示了歲月不饒人,美好時光難以永恒。最后一句“長把中書印”,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無奈和對年華逝去的思考。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示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詩人將人生的短暫和美好時光的流逝融入其中,使詩詞更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
“誰道筠溪歸計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yù àn yún wēng shēng cháo
青玉案(筠翁生朝)
shuǐ zhī xiāng yuǎn yáo hóng yǐng.
水芝香遠搖紅影。
fàn ruì ǎi héng shān dǐng.
泛瑞靄、橫山頂。
piāo miǎo shēng gē yún bù dìng.
縹緲笙歌云不定。
yù gōu xié guà, sù chán chū mǎn, zuì qiè fú guā lěng.
玉鉤斜掛,素蟾初滿,醉愜浮瓜冷。
tíng lán xì cǎi chuán jīn dǐng.
庭蘭戲彩傳金鼎。
xiǎo xiù qīng shān gèng huī yìng.
小袖青衫更輝映。
shuí dào yún xī guī jì jìn.
誰道筠溪歸計近。
qiū fēng cuī qù, fèng chí nán lǎo, zhǎng bǎ zhōng shū yìn.
秋風催去,鳳池難老,長把中書印。
“誰道筠溪歸計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