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姑七日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姑七日期”全詩
星橋度玉珮,云閣掩羅帷。
河氣通仙掖,天文入睿詞。
今宵望靈漢,應得見蛾眉。
分類:
作者簡介(趙彥昭)
[唐](公元?年至七一四年后不久)字奐然,甘州張掖人。生年不詳,約卒于唐玄宗開元二年后不久。少豪邁,風骨秀爽。及進士第,調南部尉。歷左臺監察御史。中宗時,累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睿宗立,出為宋州刺史。后入為吏部侍郎,遷刑部尚書,封耿國公。尋貶江州別駕,卒。彥昭所作詩,《全唐詩錄》存一卷,傳于世。
《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趙彥昭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是唐代趙彥昭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述了中國傳統七夕節(中國傳統情人節)在兩儀殿舉行的宴會場景。
中文譯文:
青女三秋節,黃姑七日期。
星橋度玉珮,云閣掩羅帷。
河氣通仙掖,天文入睿詞。
今宵望靈漢,應得見蛾眉。
詩意:
這首詩以浪漫的七夕節為背景,描繪了宴會的場景和氛圍。詩人以詩意的語言表達了在這個特殊的夜晚,難得一見的美麗景象,以及人們期待與心儀之人相見的喜悅之情。
賞析:
1. 詩中的“青女三秋節”和“黃姑七日期”指的是七夕節的日期,青女和黃姑是傳說中織女和牛郎的化身。“青女三秋節”是指在農歷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節前三天,而“黃姑七日期”是指在七夕節當天。
2. “星橋度玉珮,云閣掩羅帷”描繪了宴會場景的華麗和別致,星橋及云閣為兩儀殿的建筑特點,表現了瑰麗的氛圍。
3. “河氣通仙掖,天文入睿詞”描述了宴會場景中祥和、雅致的氣氛,也展示了文化智慧的輝煌。
4. 最后兩句“今宵望靈漢,應得見蛾眉”,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相遇的期待和美景的贊美,以及對傳說中織女星(也稱靈漢星)的向往之情。
這首詩以華麗、富有想象力的語言描繪了唐代七夕宴會的場景,通過對建筑、氛圍和人物形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刻和美好相遇的祝愿,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浪漫和喜悅的情感。
“黃姑七日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qī xī liǎng yí diàn huì yàn yìng zhì
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
qīng nǚ sān qiū jié, huáng gū qī rì qī.
青女三秋節,黃姑七日期。
xīng qiáo dù yù pèi, yún gé yǎn luó wéi.
星橋度玉珮,云閣掩羅帷。
hé qì tōng xiān yē, tiān wén rù ruì cí.
河氣通仙掖,天文入睿詞。
jīn xiāo wàng líng hàn, yīng de jiàn é méi.
今宵望靈漢,應得見蛾眉。
“黃姑七日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