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不分群葩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多情不分群葩后”全詩
晴窗霞透。
把雨燕脂,倚風翠袖。
芳意惱愉多。
暖金荷。
多情不分群葩后。
傷春瘦。
淺黛眉尖秀。
紅潮醉臉,半掩花底重門。
怨黃昏。
分類: 怨王孫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怨王孫》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怨王孫》
朝代:宋代
作者:張元干
小院春晝。晴窗霞透。
把雨燕脂,倚風翠袖。
芳意惱愉多。暖金荷。
多情不分群葩后。傷春瘦。
淺黛眉尖秀。紅潮醉臉,半掩花底重門。
怨黃昏。
中文譯文:
春日的小院,白天明媚。晴朗的窗戶透出霞光。
拿起雨中的胭脂,依靠著微風的翠色袖子。
芳香的意念困擾著愉悅的心情。暖金色的荷花。
多情的美麗不分開群花之后。傷了春天的瘦弱。
淺黛色的眉毛尖而秀美。紅暈的醉色臉龐,半遮著花底重門。
怨恨黃昏的降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日的小院景象,以及作者對黃昏的怨恨之情。
首先,詩人通過描繪小院春晝的明媚景象,晴朗的窗戶透出霞光,給人一種溫暖和明朗的感覺。接著,詩人以一種細膩的描寫手法,描述女性把雨中的胭脂抹在臉上,倚靠著微風拂動的翠色袖子,展現了她多情的美麗和柔情的心境。
詩中提到的暖金荷可能是指荷花的顏色,暖金色象征著溫暖和繁榮。這里的荷花也許代表著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表達了對美的贊美和渴望。
然而,詩人在描寫女性之美的同時,也表達了一種怨恨和憂傷。詩中提到多情的美麗不分開群花之后,傷了春天的瘦弱。這種怨恨可能是對于時間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暫性的感慨,同時也暗示了對于愛情的無奈和痛苦。
詩的結尾怨黃昏,表達了詩人對黃昏時分的不滿和不喜歡。黃昏往往被認為是晝夜交替的時刻,代表著一天的結束和夜晚的來臨。詩人通過怨黃昏來表達對于時光流逝的憂思和無奈。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隱晦的表達方式,將景物描繪得生動而美好,同時也融入了對于美和時間流逝的思考和感慨。這首詩詞通過表面的景物描寫,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抒情和哲理意味。
“多情不分群葩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àn wáng sūn
怨王孫
xiǎo yuàn chūn zhòu.
小院春晝。
qíng chuāng xiá tòu.
晴窗霞透。
bǎ yǔ yàn zhī, yǐ fēng cuì xiù.
把雨燕脂,倚風翠袖。
fāng yì nǎo yú duō.
芳意惱愉多。
nuǎn jīn hé.
暖金荷。
duō qíng bù fēn qún pā hòu.
多情不分群葩后。
shāng chūn shòu.
傷春瘦。
qiǎn dài méi jiān xiù.
淺黛眉尖秀。
hóng cháo zuì liǎn, bàn yǎn huā dǐ zhòng mén.
紅潮醉臉,半掩花底重門。
yuàn huáng hūn.
怨黃昏。
“多情不分群葩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