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露滴垂紅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明露滴垂紅臉”全詩
平明露滴垂紅臉,似有朝愁暮落時。
分類:
作者簡介(趙彥昭)
[唐](公元?年至七一四年后不久)字奐然,甘州張掖人。生年不詳,約卒于唐玄宗開元二年后不久。少豪邁,風骨秀爽。及進士第,調南部尉。歷左臺監察御史。中宗時,累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睿宗立,出為宋州刺史。后入為吏部侍郎,遷刑部尚書,封耿國公。尋貶江州別駕,卒。彥昭所作詩,《全唐詩錄》存一卷,傳于世。
《秋朝木芙蓉》趙彥昭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朝木芙蓉》是唐代趙彥昭創作的作品,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水面上的芙蓉,已經在秋天衰落,
盛開的花朵卻偏偏遲遲不綻放。
清晨的露珠滴下,滴在芙蓉的紅粉臉上,
像是有著朝思暮想的憂愁,以及快要凋落的時刻。
詩意:
這首詩以秋天的芙蓉為描寫對象,表達了秋意逐漸深濃和花朵枯萎凋謝的情感。詩中描繪了水面上的芙蓉衰落的景象,并對花朵遲遲不開的現狀感到詫異。最后以清晨的露水滴在芙蓉上,暗示了芙蓉在秋天的凋謝和憂傷的心情。
賞析:
《秋朝木芙蓉》以對芙蓉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秋天凋謝的景象的感嘆和思索。芙蓉作為一種花卉,它在秋天衰落的景象被視為命運的變幻和生命的無常。詩中的芙蓉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自然界的花朵的凋落,也可以被理解為人世間的生老病死。通過對芙蓉的描寫,詩人展現了對生命流轉和短暫的深刻思考。
此外,詩人通過秋朝的描繪,使詩詞的情緒氛圍更加凄涼。清晨的露珠滴落在芙蓉的紅臉上,似乎有悲傷和無奈的味道,預示著芙蓉即將凋落的命運。這種歲月無情的感嘆,也折射出詩人對時間流逝的思考,以及對生命短暫性的感嘆之情。
總之,《秋朝木芙蓉》以清新的詞句描述了秋天凋謝的景象,表達了對生命流逝和無常的思考。詩詞通過描繪芙蓉的命運和情感,讓人們感受到歲月流轉、生命凋落的情感,引發了人們對生命短暫性和無常的深刻思考。
“平明露滴垂紅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cháo mù fú róng
秋朝木芙蓉
shuǐ miàn fú róng qiū yǐ shuāi, fán tiáo piān shì zhe huā chí.
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條偏是著花遲。
píng míng lù dī chuí hóng liǎn, shì yǒu zhāo chóu mù luò shí.
平明露滴垂紅臉,似有朝愁暮落時。
“平明露滴垂紅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