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窮秋色蔽晴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窮秋色蔽晴空”全詩
無窮秋色蔽晴空。
遙見夕陽江上、卷飛蓬。
雁過菰蒲遠,山遙夢寐通。
一林楓葉墮愁紅。
歸去暮煙深處、聽疏鐘。
分類: 南歌子
作者簡介(呂渭老)
呂渭老(生卒年不詳),一作呂濱老,字圣求,嘉興(今屬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間在朝做過小官,有詩名。南渡后情況不詳。趙師岌序其詞云:“宣和末,有呂圣求者,以詩名,諷詠中率寓愛君憂國意。”“圣求居嘉興,名濱老,嘗位周行,歸老于家。”今存《圣求詞》一卷。
《南歌子》呂渭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歌子》是宋代呂渭老的一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人們的心情。
詩詞中的“策杖穿荒圃,登臨笑晚風”表達了詩人在秋天的黃昏時分,手持拐杖穿過荒涼的田園,登上高處,迎接著微風的歡笑。這里的“晚風”給人一種涼爽舒適的感覺,也暗示了秋天的來臨。
接著詩人寫道:“無窮秋色蔽晴空。”秋天的色彩無邊無際,遮蓋了晴朗的天空。這里的“秋色”可以理解為秋葉的顏色,也可以理解為秋天的景色。
詩中還描繪了夕陽下的江面和飛舞的蓬草。夕陽下,遠處的江面上有飛過的候鳥,江邊的蓬草隨風飄動。這一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感覺,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遠方的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雁過菰蒲遠,山遙夢寐通”描繪了遠方的景色。候鳥飛過菰蒲,山巒遙遠而夢幻般地相通。這里的“山遙夢寐通”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遐想和思緒。
最后兩句“一林楓葉墮愁紅,歸去暮煙深處、聽疏鐘”表達了詩人對歸家的思念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楓葉從樹上飄落,變成了愁紅色,詩人想要回家,回到暮色深沉的地方,傾聽那遙遠的鐘聲。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象和表達內心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安寧、寧靜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使讀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麗和詩人內心的情感。
“無窮秋色蔽晴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gē zǐ
南歌子
cè zhàng chuān huāng pǔ, dēng lín xiào wǎn fēng.
策杖穿荒圃,登臨笑晚風。
wú qióng qiū sè bì qíng kōng.
無窮秋色蔽晴空。
yáo jiàn xī yáng jiāng shàng juǎn fēi péng.
遙見夕陽江上、卷飛蓬。
yàn guò gū pú yuǎn, shān yáo mèng mèi tōng.
雁過菰蒲遠,山遙夢寐通。
yī lín fēng yè duò chóu hóng.
一林楓葉墮愁紅。
guī qù mù yān shēn chù tīng shū zhōng.
歸去暮煙深處、聽疏鐘。
“無窮秋色蔽晴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