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披館陶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林披館陶榜”全詩
戒旦壺人警,翻霜羽騎來。
下輦登三襲,褰旒望九垓。
林披館陶榜,水浸昆明灰。
網戶飛花綴,幡竿度鳥回。
豫游仙唱動,瀟灑出塵埃。
分類:
作者簡介(蕭至忠)
蕭至忠(?-713年),蘭陵(今山東蘭陵)人,唐朝宰相,秘書少監蕭德言曾孫。蕭至忠出身蘭陵蕭氏皇舅房,早年曾任畿尉,后歷任監察御史、吏部員外郎,因依附武三思被擢升為御史中丞,改任吏部侍郎。景龍元年(707年),蕭至忠拜相,擔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景龍三年(709年),升任侍中,依附于皇后韋氏。唐隆政變后,蕭至忠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刑部尚書、中書令,封酂國公。開元元年(713年),蕭至忠與太平公主圖謀不軌,意欲作亂,結果事情泄露。唐玄宗發動先天政變,誅殺太平公主黨羽,蕭至忠伏誅。
《三會寺應制(一作劉憲詩)》蕭至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三會寺應制(一作劉憲詩)》是唐代蕭至忠創作的。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岧峣倉史臺,敞朗紺園開。
戒旦壺人警,翻霜羽騎來。
下輦登三襲,褰旒望九垓。
林披館陶榜,水浸昆明灰。
網戶飛花綴,幡竿度鳥回。
豫游仙唱動,瀟灑出塵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三會寺的景象。岧峣是山峰的意思,倉史臺是古代歷史記錄的地方,敞朗紺園則是莊嚴而美麗的寺院。詩中提到寺內的警鐘在清晨敲響,象征著晨鐘暮鼓,寺廟在早晚的時刻都象征著宗教的莊重。接著描述了乘坐絲綢之路上的盛況,華麗的旗幟高高掛起,樂聲飄蕩在空中,表達了一種祥和和喜悅的氛圍。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寺廟景象開篇,通過描述寺廟的壯觀、莊嚴的景象,展現了寺廟作為信仰場所的莊重和祥和。接下來,描寫了盛況空前的絲綢之路,用豪華盛況描繪了這里的繁華景象。詩詞通過寺廟與盛況的對比,展示出寺廟作為一種信仰的存在與東方繁華市場的并存,表達了人們對信仰與物質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詩詞運用了辭藻華麗的語言,描繪出美麗的景象和豪華的場景,展現出壯麗的氛圍。同時,通過寺廟與盛況的對比,深化了詩意的內涵,表達了對信仰和繁榮的向往。整首詩詞流暢自然,字句精練,展示了唐代詩歌的藝術風貌。
“林披館陶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huì sì yìng zhì yī zuò liú xiàn shī
三會寺應制(一作劉憲詩)
tiáo yáo cāng shǐ tái, chǎng lǎng gàn yuán kāi.
岧峣倉史臺,敞朗紺園開。
jiè dàn hú rén jǐng, fān shuāng yǔ qí lái.
戒旦壺人警,翻霜羽騎來。
xià niǎn dēng sān xí, qiān liú wàng jiǔ gāi.
下輦登三襲,褰旒望九垓。
lín pī guǎn táo bǎng, shuǐ jìn kūn míng huī.
林披館陶榜,水浸昆明灰。
wǎng hù fēi huā zhuì, fān gān dù niǎo huí.
網戶飛花綴,幡竿度鳥回。
yù yóu xiān chàng dòng, xiāo sǎ chū chén āi.
豫游仙唱動,瀟灑出塵埃。
“林披館陶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