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浥小桃如泣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厭浥小桃如泣訴”全詩
燕子銜泥,穿幕來還去。
素錦青袍知有處。
花光草色迷汀渚。
春不負人人自負。
君看流觴,只恁良宵度。
厭浥小桃如泣訴。
東風莫漫飄紅雨。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蝶戀花(和張文伯上巳雨)》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蝶戀花(和張文伯上巳雨)》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之道。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檐榴潺潺朝復暮。
燕子銜泥,穿幕來還去。
素錦青袍知有處。
花光草色迷汀渚。
春不負人人自負。
君看流觴,只恁良宵度。
厭浥小桃如泣訴。
東風莫漫飄紅雨。
中文譯文:
檐下的李樹葉子隨著風聲沙沙作響,早晨和傍晚都是如此。
燕子帶著泥巢,來來回回地穿過簾幕。
美麗的錦衣和青色的袍子都知道有它們的位置。
花光和青草的顏色迷失在汀渚之間。
春天沒有辜負人們,人們也自有自負之處。
請你看著這杯酒,共度美好的夜晚。
讓那厭倦水中桃花的人,如同哭泣一般述說吧。
東風啊,請不要讓紅色的雨水漫天飄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以及在這個美好的季節里人們的心情和情感。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檐下的李樹葉子沙沙作響、燕子帶著泥巢來回穿梭,以及花光和青草在汀渚間迷失的形象,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豐富多彩。
詩人表達了對春天的贊美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之情。他說春天沒有辜負人們,但人們也應該自己珍惜和把握。他邀請讀者一起共享美好的夜晚,觀賞流動的酒杯,享受美好的時刻。
詩中還暗含了一絲憂傷,詩人提到厭倦水中桃花的人,形容他們像是在哭泣一樣。這或許暗示了逝去的時光和不再復返的美好。最后,詩人提醒東風不要讓紅色的雨水漫天飄灑,這也可以理解為對不幸和困擾的擔憂,希望能夠保持美好的景象和心境。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詩中也帶有對逝去時光和不確定未來的憂慮,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厭浥小桃如泣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liàn huā hé zhāng wén bó shàng sì yǔ
蝶戀花(和張文伯上巳雨)
yán liú chán chán cháo fù mù.
檐榴潺潺朝復暮。
yàn zi xián ní, chuān mù lái huán qù.
燕子銜泥,穿幕來還去。
sù jǐn qīng páo zhī yǒu chǔ.
素錦青袍知有處。
huā guāng cǎo sè mí tīng zhǔ.
花光草色迷汀渚。
chūn bù fù rén rén zì fù.
春不負人人自負。
jūn kàn liú shāng, zhǐ nèn liáng xiāo dù.
君看流觴,只恁良宵度。
yàn yì xiǎo táo rú qì sù.
厭浥小桃如泣訴。
dōng fēng mò màn piāo hóng yǔ.
東風莫漫飄紅雨。
“厭浥小桃如泣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