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恨攙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常恨攙先”全詩
一陣風來,到處清香遍。
把酒對花情不淺。
花前敢避金杯滿。
薝卜酴醿雖慣見。
常恨攙先,不是君徒伴。
莫把龍涎輕斗遠。
流芳肯逐爐煙斷。
分類: 蝶戀花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蝶戀花(和王沖之木犀)》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蝶戀花(和王沖之木犀)》是宋代詩人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描繪了秋天的庭院雨后,一陣微風吹來,空氣中彌漫著花香的情景。詩人借酒對花表達了自己對花的深情,雖然花前金杯已滿,但他仍然敢于避開,不讓金杯滿,以免花的香氣被酒味所掩蓋。詩中還提到了薝卜酴醿,表示詩人對美酒的欣賞,但他常常感到遺憾的是,他的酒杯中總是先攙雜了其他的東西,而不是純粹的美酒。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流芳的追求,希望自己的詩歌能夠流傳下去,而不會像爐煙一樣消散。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秋天庭院的美景,展現了詩人對花的熱愛和對詩歌藝術的追求。
中文譯文:
庭院雨余秋意晚,
After the rain in the courtyard, autumn is late,
一陣風來,到處清香遍。
A gust of wind blows, fragrance fills the air.
把酒對花情不淺,
Raise a glass to the flowers, deep affection,
花前敢避金杯滿。
But dare not let the cup be full in front of the flowers.
薝卜酴醿雖慣見,
Though accustomed to the taste of fine wine,
常恨攙先,不是君徒伴。
I often regret that it is always mixed with other things, not pure.
莫把龍涎輕斗遠,
Do not treat the dragon's saliva as a trivial thing,
流芳肯逐爐煙斷。
Let the fragrance follow the smoke from the stove.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秋天庭院的美景,通過描寫雨后的清香和花前的酒,展現了詩人對花的深情。詩中的“金杯滿”一句,表達了詩人不愿讓酒味掩蓋花香的決心,顯示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對純粹的追求。詩人還提到了薝卜酴醿,表達了對美酒的欣賞,但他卻常常感到遺憾,因為酒中總是攙雜了其他的東西,而不是純粹的美酒。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流芳的追求,希望自己的詩歌能夠流傳下去,不會像爐煙一樣消散。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秋天庭院的美景,展現了詩人對花的熱愛和對詩歌藝術的追求。
“常恨攙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liàn huā hé wáng chōng zhī mù xī
蝶戀花(和王沖之木犀)
tíng yuàn yǔ yú qiū yì wǎn.
庭院雨余秋意晚。
yī zhèn fēng lái, dào chù qīng xiāng biàn.
一陣風來,到處清香遍。
bǎ jiǔ duì huā qíng bù qiǎn.
把酒對花情不淺。
huā qián gǎn bì jīn bēi mǎn.
花前敢避金杯滿。
zhān bo tú mí suī guàn jiàn.
薝卜酴醿雖慣見。
cháng hèn chān xiān, bú shì jūn tú bàn.
常恨攙先,不是君徒伴。
mò bǎ lóng xián qīng dòu yuǎn.
莫把龍涎輕斗遠。
liú fāng kěn zhú lú yān duàn.
流芳肯逐爐煙斷。
“常恨攙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