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飄飄云不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雪飄飄云不卷”全詩
爭似霜蕤,照映蒼苔院。
檀口半開金裊線。
端相消得綸巾岸。
點綴南枝紅旋旋。
準擬杯盤,日向花前宴。
飛雪飄飄云不卷。
何人覽鏡憑闌看。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蝶戀花(和魯如晦梅花二首)》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蝶戀花(和魯如晦梅花二首)》。以下是我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蝶戀花(和魯如晦梅花二首)
曾向水邊云外見。
爭似霜蕤,照映蒼苔院。
檀口半開金裊線。
端相消得綸巾岸。
點綴南枝紅旋旋。
準擬杯盤,日向花前宴。
飛雪飄飄云不卷。
何人覽鏡憑闌看。
譯文:
曾經在水邊云的彼端看過。
它們像霜的花瓣一樣,照耀著蒼苔的庭院。
花蕊半開,像金色的絲線。
端相消失在綸巾般的河岸上。
點綴在南枝上紅艷旋轉。
像是準備擺設杯盤,陽光下在花前宴會。
飛雪飄飄云卻不卷動。
有誰依靠欄桿觀看鏡中的自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水邊仰望云彩之外的景象。他對景色的描寫以花朵為主,特別是梅花。梅花傲雪凌霜,獨立高潔,與蒼苔庭院形成鮮明的對比。詩人將梅花比喻為金色的絲線,它們在河岸上閃爍,點綴在南枝上,旋轉而動。詩人想象這些花朵像是在陽光下準備舉行花前宴會,而飄飛的雪花和云彩則靜靜地停留不動。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的思考,他想知道有誰會在鏡子前倚靠欄桿,觀看自己的面容。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梅花的傲雪之姿,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通過對梅花的形象描寫,詩人表達了對高潔、堅貞不屈的品質的贊美。同時,詩人通過對梅花與蒼苔、綸巾、陽光、雪花等元素的對比,增加了詩歌的層次感和意境。最后一句則以提問的方式引發讀者的思考,探討人生的虛幻與自我認知的主題。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象的語言,以梅花為主題,表達了對高潔品質的贊美,并通過景物的描繪引發讀者對人生和自我認知的思考。
“飛雪飄飄云不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liàn huā hé lǔ rú huì méi huā èr shǒu
蝶戀花(和魯如晦梅花二首)
céng xiàng shuǐ biān yún wài jiàn.
曾向水邊云外見。
zhēng shì shuāng ruí, zhào yìng cāng tái yuàn.
爭似霜蕤,照映蒼苔院。
tán kǒu bàn kāi jīn niǎo xiàn.
檀口半開金裊線。
duān xiāng xiāo de guān jīn àn.
端相消得綸巾岸。
diǎn zhuì nán zhī hóng xuán xuán.
點綴南枝紅旋旋。
zhǔn nǐ bēi pán, rì xiàng huā qián yàn.
準擬杯盤,日向花前宴。
fēi xuě piāo piāo yún bù juǎn.
飛雪飄飄云不卷。
hé rén lǎn jìng píng lán kàn.
何人覽鏡憑闌看。
“飛雪飄飄云不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