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時自南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風時自南來”全詩
簾卷暇須,清風時自南來。
題輿好客筵開。
儼新妝、深出云街。
歌珠累貫,一時傾坐,全勝腰雷。
金猊裊碧,玉兕浮紅,令傳三杏,情寄雙梅。
樓頭漏促,籠紗暗落花煤。
錦里遺音,憶當年、曾賦春臺。
醉蓬萊。
歸歟無寐,想余韻徘徊。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宴春臺(追和張子野韻贈陳德甫侍兒)》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宴春臺(追和張子野韻贈陳德甫侍兒)》,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翠竹扶疏,丹葵隱映,綠窗朱戶交錯纏繞。
窗簾時而卷起,清風不時自南方吹來。
酒席已備好,賓客們歡聚在宴會上。
華麗的裝扮,走出云街,引人注目。
歌聲如珠子串連,片刻之間,酒杯已空,氣氛熱烈如雷聲般激蕩。
金猊獸在碧玉之間搖曳,玉兕獸浮現在紅花之中,
傳達了美好的寓意,情意寄托在兩株梅花之間。
樓頂的漏水聲顯得匆促,薄紗掩映著落下的花瓣,宛如灰燼。
回想當年的詩意春天,留下了美妙的旋律。
如今醉臥在仙境蓬萊,怎能入眠,回憶著這些詩句的余韻。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宴會的場景為背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表現了宴會的熱鬧和歡樂。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對比和意象,如翠竹與丹葵、綠窗與朱戶、清風與南來的風,都增添了詩歌的層次感和韻味。
詩人通過描寫宴會的場景、賓客的盛裝和酒宴的熱鬧,展現了宴會的豪華和喜慶,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宴會的氣氛。而詩中的金猊獸、玉兕獸、梅花等象征物也增添了詩歌的寓意和深度,暗示了美好的寓意和情感寄托。
最后,詩人通過回憶當年的美好時光,以及醉臥在蓬萊仙境,表達了對過去的留戀和對美好時光的懷念,詩歌以此展現了歲月流轉和人生的變遷,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的向往和珍惜。這首詩詞以其華麗的語言和深刻的內涵,展現了宋代詩歌的高峰之一,充分體現了王之道的文學才華。
“清風時自南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chūn tái zhuī hé zhāng zi yě yùn zèng chén dé fǔ shì ér
宴春臺(追和張子野韻贈陳德甫侍兒)
cuì zhú fú shū, dān kuí yǐn yìng, lǜ chuāng zhū hù yíng huí.
翠竹扶疏,丹葵隱映,綠窗朱戶縈回。
lián juǎn xiá xū, qīng fēng shí zì nán lái.
簾卷暇須,清風時自南來。
tí yú hào kè yán kāi.
題輿好客筵開。
yǎn xīn zhuāng shēn chū yún jiē.
儼新妝、深出云街。
gē zhū lèi guàn, yī shí qīng zuò, quán shèng yāo léi.
歌珠累貫,一時傾坐,全勝腰雷。
jīn ní niǎo bì, yù sì fú hóng, lìng chuán sān xìng, qíng jì shuāng méi.
金猊裊碧,玉兕浮紅,令傳三杏,情寄雙梅。
lóu tóu lòu cù, lóng shā àn luò huā méi.
樓頭漏促,籠紗暗落花煤。
jǐn lǐ yí yīn, yì dāng nián céng fù chūn tái.
錦里遺音,憶當年、曾賦春臺。
zuì péng lái.
醉蓬萊。
guī yú wú mèi, xiǎng yú yùn pái huái.
歸歟無寐,想余韻徘徊。
“清風時自南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