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雜爐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伴雜爐煙”全詩
金壺新泛菊,寶座即披蓮。
就日搖香輦,憑云出梵天。
祥氛與佳色,相伴雜爐煙。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張景源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是唐代詩人張景源創作的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九月九日登上慈恩寺浮圖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佛教寺廟的景致和祥和氛圍的贊美和賞析。
詩中提到了“飛塔凌霄起,宸游一屆焉”,指的是慈恩寺的寶塔高聳入云,象征著佛教的崇高和神圣。而“金壺新泛菊,寶座即披蓮”,形象地描繪了慈恩寺內景,金壺上泛著菊花,寶座上披著蓮花,引發了人們對寺廟的美景的遐想。
接著詩中寫道,“就日搖香輦,憑云出梵天”,形容了佛像上的蓋輦隨著太陽的旋轉而搖擺,猶如佛祖乘云駕車,翱翔于梵天之間。然后,又提及“祥氛與佳色,相伴雜爐煙”,描繪了慈恩寺空氣中散發的祥和之氣,以及飄蕩的爐煙,使人產生一種寧靜、和諧的感覺。
整首詩詞運用了華麗的描寫手法,通過對慈恩寺的景致的描述來表達對佛教的崇敬和美好寺廟氛圍的感受。詩詞中充滿了濃郁的宗教和神秘色彩,給人以超凡脫俗的感受。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心中對寺廟神圣和美好意境的向往,展現了唐代人們對佛教文化的關注和崇拜。同時,通過對慈恩寺景物的描繪,也展現了作者藝術的造詣和對美的追求。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描寫慈恩寺的景致和氛圍,表達了作者對佛教寺廟的向往和對美好境界的追求。其華麗的描寫和充滿宗教氣息的意境給人帶來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感受,展示了作者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美的獨到見解。
“相伴雜爐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jiǔ yuè jiǔ rì dēng cí ēn sì fú tú yìng zhì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fēi tǎ líng xiāo qǐ, chén yóu yī jiè yān.
飛塔凌霄起,宸游一屆焉。
jīn hú xīn fàn jú, bǎo zuò jí pī lián.
金壺新泛菊,寶座即披蓮。
jiù rì yáo xiāng niǎn, píng yún chū fàn tiān.
就日搖香輦,憑云出梵天。
xiáng fēn yǔ jiā sè, xiāng bàn zá lú yān.
祥氛與佳色,相伴雜爐煙。
“相伴雜爐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