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梢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竹梢頭”全詩
相時宜稱,著處清幽。
雪月光中,煙溪影里,松竹梢頭。
卻憎吹笛高樓。
一夜里、教人鬢秋。
不道明朝,半隨風遠,半逐波浮。
分類: 柳梢青
作者簡介(楊無咎)
楊無咎(1097~1171)字補之,楊一作揚,一說名補之,字無咎。自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紫陽居士。臨江清江(今江西樟樹)人,寓居洪州南昌。繪畫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畫師法李公麟。書學歐陽詢,筆勢勁利。今存《逃禪詞》一卷,詞多題畫之作,風格婉麗。生平事跡見《宋史翼》卷三六。
《柳梢青》楊無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柳梢青》是宋代詩人楊無咎創作的詩篇。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柳枝嫩綠,清晨的風景。適宜的時節里,表現得恰如其分,顯得幽雅清逸。在雪花和月光的映襯下,在煙霧彌漫的溪水旁邊,翠綠的松竹樹梢上。只是不喜歡在高樓上吹奏笛子,那聲音太過高遠。整夜之中,讓人覺得白發如秋。并不知道明天早晨,一部分隨著風飄遠,一部分隨著波浪漂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清新淡雅的筆觸,刻畫了一幅早春景色的圖畫,將自然景色與情感內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詩人通過“柳梢青”的描繪,勾勒出春天初現的生機盎然。他強調了“相時宜稱”(時節適宜,表現得恰如其分)這一審美準則,說明了對于自然美的把握和呈現。在“雪月光中,煙溪影里,松竹梢頭”的描寫中,詩人使用了雪、月、煙、溪等意象,增強了詩情畫意,令人感受到一種寧靜和清新的美感。
詩中的“吹笛高樓”一句,抒發了詩人對于繁華富麗的生活的拒絕,強調了他對于清雅自然的情感偏好。這種情感在“一夜里、教人鬢秋”這句中達到了高潮,表達了歲月易逝,時光匆匆,令人不禁感嘆光陰荏苒,歲月不饒人。
最后兩句“不道明朝,半隨風遠,半逐波浮”,在表現風景的同時,也映射了人生的變幻無常。明朝的到來不可預知,猶如風和波浪,一半隨風飄遠,一半隨波浮動,強調了無法掌握未來的不確定性。
總之,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詩人對于寧靜、自然、淡雅的追求,同時融入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感慨,給人以思索與共鳴。
“松竹梢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ǔ shāo qīng
柳梢青
tiān fù fēng liú.
天付風流。
xiāng shí yí chēng, zhe chù qīng yōu.
相時宜稱,著處清幽。
xuě yuè guāng zhōng, yān xī yǐng lǐ, sōng zhú shāo tóu.
雪月光中,煙溪影里,松竹梢頭。
què zēng chuī dí gāo lóu.
卻憎吹笛高樓。
yī yè lǐ jiào rén bìn qiū.
一夜里、教人鬢秋。
bù dào míng cháo, bàn suí fēng yuǎn, bàn zhú bō fú.
不道明朝,半隨風遠,半逐波浮。
“松竹梢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