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聲宜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數聲宜聽”全詩
似蜀錦晴展,翠紅交映。
嫩梢萬點胭脂,移西溪、浣花真景。
濛濛雨,黃鸝飛上,數聲宜聽。
風定。
朱闌夜悄,蟾華如水,初照清影。
喜濃芳滿池,暗香難并。
悄如彩云光中,留翔鸞、靜臨芳鏡。
攜酒去、何妨花邊露冷。
分類: 月上海棠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月上海棠慢(詠題)》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月上海棠慢(詠題)
東風揚暖,漸是春半,
海棠麗煙徑。
似蜀錦晴展,翠紅交映。
嫩梢萬點胭脂,移西溪、浣花真景。
濛濛雨,黃鸝飛上,數聲宜聽。
風定。
朱闌夜悄,蟾華如水,初照清影。
喜濃芳滿池,暗香難并。
悄如彩云光中,留翔鸞、靜臨芳鏡。
攜酒去、何妨花邊露冷。
中文譯文:
月上海棠緩(詠題)
東風揚暖,漸是春天的一半,
海棠樹下潔白花徑。
像是蜀錦般晴朗展開,翠綠與紅交相輝映。
嫩嫩的花梢覆蓋著無數點點胭脂,仿佛移到了西溪和浣花園真實存在的景象。
細雨迷蒙中,黃鸝飛上,幾聲也值得傾聽。
風停了。
朱紅的欄桿靜謐,月亮的華彩如水,初次照亮清晰的影子。
喜悅濃重地充滿了池塘,暗香也難以并存。
悄悄地像彩云中的光芒般,停留在鸞鳥的身旁,靜靜地凝視芳鏡。
帶著酒悠然往去,又何妨在花邊感受清涼的露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東方春天盛開的海棠花為主題,表現了作者對春天舒適、和煦氣息的感受。詩中充滿了清新、細膩的意境。
第一聯描繪了海棠花盛開時的美景,用蜀錦晴展來形容花朵的明亮色彩,翠紅交映形容花朵的獨特色彩效果,嫩梢萬點胭脂形容花朵的鮮艷。通過移西溪、浣花真景的描繪,使讀者更能感受到花朵的美麗和生動。
接著,第二聯用雨聲和黃鸝的歌聲來展現靜謐的環境。朱闌夜悄,蟾華如水,初照清影描繪了月亮的華彩和清晰的影子。喜濃芳滿池,暗香難并形容了花朵帶來的喜悅和花香。最后一句“悄如彩云光中,留翔鸞、靜臨芳鏡。”描述了海棠花的美麗飛揚,如鸞鳥停留在花前,宛如靜立花鏡之前。
整首詩以描繪春天海棠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花開春回的喜悅和對自然的贊美。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形象的語言,讓讀者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悠閑自在的氛圍。
“數聲宜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shàng hǎi táng màn yǒng tí
月上海棠慢(詠題)
dōng fēng yáng nuǎn, jiàn shì chūn bàn, hǎi táng lì yān jìng.
東風揚暖,漸是春半,海棠麗煙徑。
shì shǔ jǐn qíng zhǎn, cuì hóng jiāo yìng.
似蜀錦晴展,翠紅交映。
nèn shāo wàn diǎn yān zhī, yí xī xī huàn huā zhēn jǐng.
嫩梢萬點胭脂,移西溪、浣花真景。
méng méng yǔ, huáng lí fēi shàng, shù shēng yí tīng.
濛濛雨,黃鸝飛上,數聲宜聽。
fēng dìng.
風定。
zhū lán yè qiāo, chán huá rú shuǐ, chū zhào qīng yǐng.
朱闌夜悄,蟾華如水,初照清影。
xǐ nóng fāng mǎn chí, àn xiāng nán bìng.
喜濃芳滿池,暗香難并。
qiāo rú cǎi yún guāng zhōng, liú xiáng luán jìng lín fāng jìng.
悄如彩云光中,留翔鸞、靜臨芳鏡。
xié jiǔ qù hé fáng huā biān lù lěng.
攜酒去、何妨花邊露冷。
“數聲宜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