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圃無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瓊圃無憂”全詩
寰中誰見,心地自清幽。
雨散昆侖頂上,香潤遍、瓊圃無憂。
靈芽長,如今寒暑,饑渴總何愁。
諸公,須著力,塵緣掃盡,師旨堅求。
看天邊、飛金走玉難留。
住個庵兒不大,爭戀得、月館青樓。
臺山里,從人一任,說個好蘇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滿庭芳》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滿庭芳》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七絕詩,描寫了一種清幽、淡泊的生活態度,以及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麻衣裳纏繞,青布巾巾包扎,歲月匆匆,流淌著。在這廣闊世界里,有誰能真正明了,內心的清幽之美。雨水灑在昆侖山頂,芳香滋潤遍及瓊宇,宛如靈性的新芽生長。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饑餓或者渴望,都不必多憂慮。各位仁人志士,務必努力,將塵世的紛纏掃凈,堅持追求師道。眺望天邊,金色的飛鳥和玉色的云彩難以停留。居住在一個不大的庵堂,也別戀念月光下的青樓美景。臺山之中,縱然有多少人馬任命,也說不盡蘇州的美好。
**詩意和賞析**:
《滿庭芳》通過對生活瑣碎細節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于清幽生活態度的向往,以及對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白氎、青巾、昆侖山、瓊圃等,這些意象構成了一幅淡雅清新的畫面,突顯了詩人心靈的寧靜和深刻。詩人以一種超脫塵世的姿態,表達了對人生追求與境遇的淡然態度,強調了超越物質欲望的精神追求。
其中,“雨散昆侖頂上,香潤遍、瓊圃無憂。”這兩句寫雨水滋潤昆侖山的景象,表達了生命之源和靈性的滋養,暗合了清凈自然的生命哲學。而“靈芽長,如今寒暑,饑渴總何愁。”則寄托了作者對于內心力量的信仰,不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都能堅守初心,不為世俗困擾。最后兩句“看天邊、飛金走玉難留。住個庵兒不大,爭戀得、月館青樓。”通過對飛金和玉色的描寫,凸顯了世事無常,萬象變化的真理,表達了一種無欲無求的心境。同時,庵堂與青樓的對比,也反映出作者對清貧與繁華的態度,提醒人們要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潔凈。
總之,這首詩以淡泊清幽、超脫塵世的態度,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追求與境遇的獨特見解,展現了一種恬靜深遠的精神境界。通過細膩的意象和簡潔的語言,將內心的感悟表達得淋漓盡致,使讀者在品味詩中的同時也能思考生命的真諦。
“瓊圃無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tíng fāng
滿庭芳
bái dié xíng chán, qīng jīn bāo jié, jǐ nián qiě hùn cháng liú.
白氎行纏,青巾包結,幾年且混常流。
huán zhōng shuí jiàn, xīn dì zì qīng yōu.
寰中誰見,心地自清幽。
yǔ sàn kūn lún dǐng shàng, xiāng rùn biàn qióng pǔ wú yōu.
雨散昆侖頂上,香潤遍、瓊圃無憂。
líng yá zhǎng, rú jīn hán shǔ, jī kě zǒng hé chóu.
靈芽長,如今寒暑,饑渴總何愁。
zhū gōng, xū zhe lì, chén yuán sǎo jǐn, shī zhǐ jiān qiú.
諸公,須著力,塵緣掃盡,師旨堅求。
kàn tiān biān fēi jīn zǒu yù nán liú.
看天邊、飛金走玉難留。
zhù gè ān ér bù dà, zhēng liàn dé yuè guǎn qīng lóu.
住個庵兒不大,爭戀得、月館青樓。
tái shān lǐ, cóng rén yī rèn, shuō gè hǎo sū zhōu.
臺山里,從人一任,說個好蘇州。
“瓊圃無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