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春信到長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將春信到長安”全詩
江南臘向殘。
玉妃何事在人間。
冰肌瑩素顏。
新月上,怯輕寒。
香心破紫檀。
數枝斜傍小亭閑。
黃昏人倚闌。
分類: 阮郎歸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阮郎歸》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阮郎歸》
曹勛
誰將春信到長安。
江南臘向殘。
玉妃何事在人間。
冰肌瑩素顏。
新月上,怯輕寒。
香心破紫檀。
數枝斜傍小亭閑。
黃昏人倚闌。
中文譯文:
誰會將春天的消息傳到長安。
江南的臘月已經接近尾聲。
玉妃在人間有何事情。
她的皮膚像冰一樣晶瑩,她的面容白皙無暇。
新月上升,有些膽怯寒冷。
她的心靈如同破碎的紫檀木。
幾株梅花斜傍著小亭,寧靜自得。
黃昏時分,有人倚在欄桿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江南美麗的冬日景色,以及一個玉妃的離世。詩中使用了許多意象來表達詩人的情感和景色的美麗。
詩人通過描述江南臘月的景色,展示了冬日的寒冷和瑰麗。他用“冰肌瑩素顏”來形容玉妃的美麗和純潔,以及她的離世。“新月上,怯輕寒”表達了新月剛剛升起時的寒冷和害羞,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玉妃的思念之情。
詩中還出現了紫檀木和梅花等意象,給詩歌增添了一些濃厚的文化氛圍。紫檀木被用來比喻玉妃的心靈,因為紫檀木質地堅硬且不易破碎,但詩人用“香心破紫檀”來表達玉妃的心靈已經破碎。梅花斜傍小亭,給人一種安靜和寧靜的感覺,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玉妃的思念和懷念。
整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江南冬日的景色和詩人對玉妃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景色和意象的描繪,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寒冷而美麗的世界,讓人感受到了深深的哀傷和思念之情。
“誰將春信到長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uǎn láng guī
阮郎歸
shuí jiāng chūn xìn dào cháng ān.
誰將春信到長安。
jiāng nán là xiàng cán.
江南臘向殘。
yù fēi hé shì zài rén jiān.
玉妃何事在人間。
bīng jī yíng sù yán.
冰肌瑩素顏。
xīn yuè shàng, qiè qīng hán.
新月上,怯輕寒。
xiāng xīn pò zǐ tán.
香心破紫檀。
shù zhī xié bàng xiǎo tíng xián.
數枝斜傍小亭閑。
huáng hūn rén yǐ lán.
黃昏人倚闌。
“誰將春信到長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