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懷煞難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懷煞難受”全詩
槁葉喧空,疏黃滿堤柳。
風外殘菊枯荷,憑闌一餉,猶喜冷香襟袖。
少歡偶。
人道消愁須酒。
酒又怕醒后。
這般光景,愁懷煞難受。
誰念千種秋情,乍涼雖好,還恨夜長時候。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玉蹀躞》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蹀躞》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雨過池臺秋天已經平靜,
桂樹的影子涼爽而清澈。
枯葉在風中翻飛,空中充滿了黃色,
稀疏的柳樹枝條沿堤滿布。
風中,殘存的菊花和枯萎的荷葉,
我倚在欄桿上,稍事休息,
仍然喜歡寒意襲來的感覺,藏于我的衣袖。
少年時的歡愉不過是偶爾的,
人們常常用酒來消愁,
然而酒又常常怕清醒后的痛苦。
這種景象,讓人的愁苦變得更加難以忍受。
誰能體會到千種秋意的情感,
雖然初秋的涼意令人舒適,
卻也怨恨夜晚的時間過得太慢。
**詩意和賞析**:
《玉蹀躞》描繪了一個初秋時節的景象,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深刻的情感抒發,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愁苦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的景物描寫生動具體,如雨后的秋池平靜、桂樹的涼爽影子、枯葉的飄落等,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幅美麗的秋天畫面。
詩人通過對柳樹、菊花和荷葉的描寫,寄托了自己內心的情感。枯柳的稀疏,殘菊和干凋的荷葉,都成為情感的象征,折射出詩人此刻的愁苦心情。而他站在欄桿前,凝望著這一切,用冷香襟袖來表達對秋天涼意的喜愛,卻也暗示著對冷寂的疏離。
詩人對人生和時光的感慨在詩中深刻體現。他認為少年時的歡愉只是短暫的,人們常常借助酒來消愁,但酒又往往帶來醒后的痛苦。這種對短暫歡愉和時光匆匆流逝的感慨,使詩人愁苦更加深沉。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夜晚的不滿,雖然初秋涼意宜人,但夜晚的時間過得太慢,讓人感到無比難受。整首詩情感真摯,言簡意賅地抒發了詩人對生活、時光和情感的深切思考,給人以思索和共鳴。
“愁懷煞難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dié xiè
玉蹀躞
yǔ guò chí tái qiū jìng, guì yǐng liáng qīng zhòu.
雨過池臺秋靜,桂影涼清晝。
gǎo yè xuān kōng, shū huáng mǎn dī liǔ.
槁葉喧空,疏黃滿堤柳。
fēng wài cán jú kū hé, píng lán yī xiǎng, yóu xǐ lěng xiāng jīn xiù.
風外殘菊枯荷,憑闌一餉,猶喜冷香襟袖。
shǎo huān ǒu.
少歡偶。
rén dào xiāo chóu xū jiǔ.
人道消愁須酒。
jiǔ yòu pà xǐng hòu.
酒又怕醒后。
zhè bān guāng jǐng, chóu huái shā nán shòu.
這般光景,愁懷煞難受。
shuí niàn qiān zhǒng qiū qíng, zhà liáng suī hǎo, hái hèn yè zhǎng shí hòu.
誰念千種秋情,乍涼雖好,還恨夜長時候。
“愁懷煞難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