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嚲烏云髻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嚲烏云髻映”全詩
對寶臺絳蠟,紅艷成行。
嚲烏云髻映,淺淺宮妝。
江梅媚,生嫩臉,瑩素質、自有清香。
歌喉穩,按鏤版緩拍,嬌倚銀床。
天外行云駐,輕塵暗落雕梁。
似曉鶯歷歷,瓊韻鏘鏘。
別來久,春將老,但夢里、也思量。
仗何人,細說與,為伊潘鬢成霜。
分類: 醉思仙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醉思仙》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醉思仙》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曹勛。這首詩詞描寫了一幅記憶中的華堂景象,以及一個美麗女子的容貌和才藝。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醉思仙》
記華堂。對寶臺絳蠟,紅艷成行。
嚲烏云髻映,淺淺宮妝。
江梅媚,生嫩臉,瑩素質、自有清香。
歌喉穩,按鏤版緩拍,嬌倚銀床。
天外行云駐,輕塵暗落雕梁。
似曉鶯歷歷,瓊韻鏘鏘。
別來久,春將老,但夢里、也思量。
仗何人,細說與,為伊潘鬢成霜。
譯文:
記得那華堂,對著寶臺擺放著絳色的蠟燭,紅艷的光芒連成一行。
黑云般的髻發映襯著她淺淺的宮廷妝容。
江梅般嫵媚,她的面容嫩生嫩,皮膚晶瑩剔透,散發著清香。
歌喉穩定,按照鏤空的板子輕拍,嬌嬈地依靠在銀床上。
天上的行云仿佛駐留在這里,輕塵暗暗地落在雕梁上。
如同黎明的黃鶯清脆地歌唱,美妙的音韻回蕩。
分別已久,春天即將衰老,但是在夢中,我也在思量。
為了她,我情愿將白發染成霜雪。
詩意和賞析:
《醉思仙》以華堂為背景,通過描繪華堂中的景物和女子的容貌,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美麗女子的思念之情。
詩中描繪的華堂是一個富麗堂皇的場景,寶臺上擺放著紅艷的蠟燭,光芒連成一行,營造出熱烈的氛圍。女子垂著黑云般的髻發,淺淺的宮廷妝容映襯著她嬌媚的面容,她的皮膚晶瑩剔透,自然散發著清香。她歌喉穩定,輕拍著鏤空的板子,嬌嬈地依靠在銀床上,展現出她的才藝和美麗。
詩中的華堂象征著過去的時光和美好的回憶。行云駐留和輕塵落雕梁的描寫,使得華堂似乎超脫于塵世之外,而那美麗女子的歌聲則如同黎明的黃鶯般清脆動聽,給人以愉悅的感受。
詩末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和美麗女子的思念之情。作者感嘆分別已久,春天將要老去,但即便在夢中,他仍然思念著那段過往。他愿意為了這位美麗女子,即使白發染上霜雪,也情愿承受歲月的磨礪。
整首詩以華堂為背景,通過描繪華堂中的景物和女子的容貌,以及對逝去時光和心儀女子的思念之情,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同時,詩中運用了華麗的描寫手法,使得詩詞富有藝術感和意境,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愉悅。
“嚲烏云髻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sī xiān
醉思仙
jì huá táng.
記華堂。
duì bǎo tái jiàng là, hóng yàn chéng háng.
對寶臺絳蠟,紅艷成行。
duǒ wū yún jì yìng, jiān jiān gōng zhuāng.
嚲烏云髻映,淺淺宮妝。
jiāng méi mèi, shēng nèn liǎn, yíng sù zhì zì yǒu qīng xiāng.
江梅媚,生嫩臉,瑩素質、自有清香。
gē hóu wěn, àn lòu bǎn huǎn pāi, jiāo yǐ yín chuáng.
歌喉穩,按鏤版緩拍,嬌倚銀床。
tiān wài háng yún zhù, qīng chén àn luò diāo liáng.
天外行云駐,輕塵暗落雕梁。
shì xiǎo yīng lì lì, qióng yùn qiāng qiāng.
似曉鶯歷歷,瓊韻鏘鏘。
bié lái jiǔ, chūn jiāng lǎo, dàn mèng lǐ yě sī liang.
別來久,春將老,但夢里、也思量。
zhàng hé rén, xì shuō yǔ, wèi yī pān bìn chéng shuāng.
仗何人,細說與,為伊潘鬢成霜。
“嚲烏云髻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