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寵無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光寵無貳”全詩
光寵無貳。
玉帶金魚榮貴。
或者疑之。
豈識圣明,曾主斯鄉,嘗相與盡繾綣,膠漆何可相離。
今日風云合契。
此實天意。
吾皇圣壽無極,享晏粲千載相逢,我翁亦昌熾。
永作升平上瑞。
分類: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采蓮(煞袞)》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采蓮(煞袞)》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史浩。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吾皇喜。光寵無貳。
玉帶金魚榮貴。
或者疑之。豈識圣明,
曾主斯鄉,嘗相與盡繾綣,
膠漆何可相離。
今日風云合契。
此實天意。
吾皇圣壽無極,
享晏粲千載相逢,
我翁亦昌熾。
永作升平上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皇帝的贊美和祝福之情。詩的開頭,作者稱頌皇帝歡喜,并贊美皇帝所得到的恩寵無與倫比。接著,作者以玉帶和金魚來比喻皇帝的地位尊貴。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表達了一種對皇帝圣明的懷疑。他認為,皇帝能夠主宰國家,管理這片土地,曾經與這個地方的人民有過親密的關系,彼此之間有過深厚的情感紐帶。作者認為,膠漆之間的粘合是無法分離的,就像皇帝與這個地方的人民之間的關系一樣。
接下來的幾句中,作者表達了對當下局勢的樂觀和祝福。他說今天的風云已經合而為一,這是天意所指示的。他祝福皇帝能夠享受長壽,以及與人民和睦相處。作者自己也希望能夠保持旺盛的精神狀態,為國家的繁榮做出貢獻。最后一句表達了對國家升平和吉祥的愿望。
整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皇帝的敬意和對國家繁榮的期望。通過比喻和祝福,作者將皇帝與人民的關系描繪得緊密而親密,表達了對皇帝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的美好未來的期望。
“光寵無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lián shā gǔn
采蓮(煞袞)
wú huáng xǐ.
吾皇喜。
guāng chǒng wú èr.
光寵無貳。
yù dài jīn yú róng guì.
玉帶金魚榮貴。
huò zhě yí zhī.
或者疑之。
qǐ shí shèng míng, céng zhǔ sī xiāng, cháng xiāng yǔ jǐn qiǎn quǎn, jiāo qī hé kě xiāng lí.
豈識圣明,曾主斯鄉,嘗相與盡繾綣,膠漆何可相離。
jīn rì fēng yún hé qì.
今日風云合契。
cǐ shí tiān yì.
此實天意。
wú huáng shèng shòu wú jí, xiǎng yàn càn qiān zǎi xiāng féng, wǒ wēng yì chāng chì.
吾皇圣壽無極,享晏粲千載相逢,我翁亦昌熾。
yǒng zuò shēng píng shàng ruì.
永作升平上瑞。
“光寵無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