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光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日光華”全詩
冷禁蘭帳,清曉忽飛花。
已是平蕪步闊,那堪更、折竹如蓑。
憑欄處,關心一葉,歸興渺無涯。
為瑞,已多少,適從狼子,來自龍沙。
賴吾皇神武,薄海為家。
盡掃腥風殺氣,依然放、紅日光華。
回頭看,山蹊水塢,縞帶不隨車。
分類: 滿庭芳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滿庭芳(次韻姚令威雪消)》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滿庭芳(次韻姚令威雪消)》
詩詞的中文譯文:
微小的雪花稀疏地飄落,
傲慢的云朵輕輕聚集,
短檠黯淡地籠罩著紗帳。
在寒冷的禁苑中,清晨突然飛舞著花朵。
已經是寬廣的平原,何忍再折竹子做蓑衣。
倚在欄桿處,關心著一片落葉,歸鄉的歡愉無邊。
作為吉祥的象征,已經經歷了多少風雨,從狼子采來,來自遙遠的龍沙。
多虧了我們皇帝英武神武,這片海洋成了我們的家。
盡管消除了血腥和殺氣,紅日的光芒依然照耀著。
回過頭來看,山間小徑和水邊小屋,潔白的衣裳不隨車馬而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冬日的景象,以及詩人對國家的關心和思念之情。詩中的微霰和驕云表現了冬日中寒冷和云層的形態,短檠黯淡籠紗描繪了冬日禁苑中的冷冽氛圍。清晨突然飛舞的花朵給人以希望和喜悅的感覺,同時也暗示著新的一天的開始和希冀。
詩中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關切和思念之情。平蕪步闊、折竹如蓑表明詩人已經身處平原,不再折竹做蓑衣,意味著詩人希望和平而寬廣的生活。關心一葉、歸興渺無涯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國家未來的期盼,表現出對國家興旺的關懷和熱愛。
詩的后半部分,以“為瑞已多少”開始,表達了對國家吉祥和繁榮的祈求,狼子和龍沙象征著艱辛和遠方。吾皇神武、薄海為家,贊美了皇帝的英武和國家的安定。盡管消除了腥風殺氣,紅日的光華依然閃耀,表達了對國家的美好前景和光明未來的期望。
“紅日光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tíng fāng cì yùn yáo lìng wēi xuě xiāo
滿庭芳(次韻姚令威雪消)
wēi sǎn shū piāo, jiāo yún qīng cù, duǎn qíng àn dàn lóng shā.
微霰疏飄,驕云輕簇,短檠黯淡籠紗。
lěng jìn lán zhàng, qīng xiǎo hū fēi huā.
冷禁蘭帳,清曉忽飛花。
yǐ shì píng wú bù kuò, nà kān gèng zhé zhú rú suō.
已是平蕪步闊,那堪更、折竹如蓑。
píng lán chù, guān xīn yī yè, guī xìng miǎo wú yá.
憑欄處,關心一葉,歸興渺無涯。
wèi ruì, yǐ duō shǎo, shì cóng láng zǐ, lái zì lóng shā.
為瑞,已多少,適從狼子,來自龍沙。
lài wú huáng shén wǔ, bó hǎi wèi jiā.
賴吾皇神武,薄海為家。
jǐn sǎo xīng fēng shā qì, yī rán fàng hóng rì guāng huá.
盡掃腥風殺氣,依然放、紅日光華。
huí tóu kàn, shān qī shuǐ wù, gǎo dài bù suí chē.
回頭看,山蹊水塢,縞帶不隨車。
“紅日光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