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折東風第一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先折東風第一枝”全詩
明光已報敞金扉。
三千彩仗翔鸞舞,數百銀袍振鷺飛。
開雉扇,正垂衣。
奏篇初得上彤墀。
臚傳繞殿天顏喜,先折東風第一枝。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鷓鴣天(送試)》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史浩所作的《鷓鴣天(送試)》。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清晨陽光照耀,日光灑在孩童臉上,龍花露水稀薄。
明亮的光芒已經傳來,敞開的金色大門已報明亮之光。
三千彩仗翱翔,翩翩起舞,數百名佩戴銀袍的人振翅飛翔。
展開美麗的雉扇,剛剛整理好衣裳。
奏樂的篇章初次奏響在朝廷上,上天顏帝王歡喜地傳達消息。
首先折下東風的第一枝。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莊嚴而喜慶的場景,詩人通過描寫晨曦中的景象,以及朝廷舉行的盛大儀式,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和祝福。詩中展現的繁華景象和吉祥的符號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和吉祥如意。
賞析:
《鷓鴣天(送試)》以華麗的辭藻和壯麗的場景描繪,展示了宋代朝廷的盛況和威嚴。詩中的鷓鴣天形容了早晨的美好景象,陽光灑在孩童臉上,龍花露稀薄,給人一種清新明亮的感覺。
接著,詩人描繪了朝廷的盛況。明亮的光芒已經傳來,金色大門敞開,預示著重要的事情即將發生。三千彩仗翱翔,翩翩起舞,數百名佩戴銀袍的人振翅飛翔,展示了盛大的儀式和莊嚴的氛圍。
詩中的雉扇、衣裳等細節描寫顯示了儀式的精心準備和人們的盛裝。奏樂的篇章初次奏響在朝廷上,上天顏帝王歡喜地傳達消息,預示著重要的榮耀和喜悅。
最后,詩人提到折下東風的第一枝,東風是春天的象征,也代表著新的希望和美好的未來。整首詩營造出莊嚴喜慶的氛圍,表達了對國家繁榮和美好未來的期待。
該詩詞運用了華麗的辭藻、生動的描寫和吉祥的象征物,展現了宋代朝廷的盛況和詩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先折東風第一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sòng shì
鷓鴣天(送試)
xiǎo rì rì tóng rì lóng huā lù xī.
曉日日童日龍花露稀。
míng guāng yǐ bào chǎng jīn fēi.
明光已報敞金扉。
sān qiān cǎi zhàng xiáng luán wǔ, shù bǎi yín páo zhèn lù fēi.
三千彩仗翔鸞舞,數百銀袍振鷺飛。
kāi zhì shàn, zhèng chuí yī.
開雉扇,正垂衣。
zòu piān chū dé shàng tóng chí.
奏篇初得上彤墀。
lú chuán rào diàn tiān yán xǐ, xiān zhé dōng fēng dì yī zhī.
臚傳繞殿天顏喜,先折東風第一枝。
“先折東風第一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