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應得見三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蟠桃應得見三偷”全詩
今十倍,更何憂。
沖融道貌丹為臉,扶疏漆發黑盈頭。
世方知,非熊老,聚吾州。
有智略、可從茲日用,有志愿、可從茲日酬。
天付我,怎教休。
瓊漿且共飛千斛,蟠桃應得見三偷。
諒吾皇,恢復后,盡封侯。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最高樓(鄉老十人皆年八十,淳熙丁酉三月十九日,作慶勸酒)》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最高樓(鄉老十人皆年八十,淳熙丁酉三月十九日,作慶勸酒)》是宋代史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當年尚父,一個便興周。
今十倍,更何憂。
沖融道貌丹為臉,扶疏漆發黑盈頭。
世方知,非熊老,聚吾州。
有智略、可從茲日用,有志愿、可從茲日酬。
天付我,怎教休。
瓊漿且共飛千斛,蟠桃應得見三偷。
諒吾皇,恢復后,盡封侯。
詩意:
這首詩詞是為了慶賀并勸酒而作的,詩中描述了鄉村中十位年過八旬的老人。詩人通過描繪老人們的形象,表達了對他們的敬佩和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和未來的期許和愿景。
賞析:
詩的開頭提到了"尚父",這是對古代帝王的稱呼,意味著尊貴和權力。然而,詩人認為現在的時代已經進步了十倍,因此他們不必擔憂。接著,詩人描繪了老人們的形象,他們的面容和頭發都顯示出歲月的痕跡,但他們依然充滿朝氣和智慧。他們聚集在一起,展示著智慧和才干,可以為社會作出貢獻,實現自己的志向。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瓊漿和蟠桃,這是古代神話中的象征物。瓊漿代表著美酒,蟠桃則代表著長生不老的仙果。詩人希望能夠與老人們共享美酒,一同暢飲,同時也希望能夠在恢復的時代中獲得功勛和榮耀。
整首詩以慶賀和勸酒為主題,通過贊美鄉村老人的智慧和才干,表達了對過去和未來的向往。詩人希望能夠在繁榮昌盛的時代中有所作為,并向皇帝表示對他恢復國家的贊許和期望。整首詩情感飽滿,展現了對老年人的敬重和對未來的希望。
“蟠桃應得見三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gāo lóu xiāng lǎo shí rén jiē nián bā shí, chún xī dīng yǒu sān yuè shí jiǔ rì, zuò qìng quàn jiǔ
最高樓(鄉老十人皆年八十,淳熙丁酉三月十九日,作慶勸酒)
dāng nián shàng fù, yí gè biàn xìng zhōu.
當年尚父,一個便興周。
jīn shí bèi, gèng hé yōu.
今十倍,更何憂。
chōng róng dào mào dān wèi liǎn, fú shū qī fā hēi yíng tóu.
沖融道貌丹為臉,扶疏漆發黑盈頭。
shì fāng zhī, fēi xióng lǎo, jù wú zhōu.
世方知,非熊老,聚吾州。
yǒu zhì lüè kě cóng zī rì yòng, yǒu zhì yuàn kě cóng zī rì chóu.
有智略、可從茲日用,有志愿、可從茲日酬。
tiān fù wǒ, zěn jiào xiū.
天付我,怎教休。
qióng jiāng qiě gòng fēi qiān hú, pán táo yīng de jiàn sān tōu.
瓊漿且共飛千斛,蟠桃應得見三偷。
liàng wú huáng, huī fù hòu, jǐn fēng hóu.
諒吾皇,恢復后,盡封侯。
“蟠桃應得見三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