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三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茅屋三椽”全詩
茅屋三椽,自有一種清虛。
秫來釀酒,便無后、也解賒沽。
只愁客至,不能拚此芳壺。
且樂天真,醉鄉里、無限歡娛。
時倚花枝,困來著枕蘧蘧。
回觀昨夢,徒然使、心剿形F156。
始知今日,得閑卻是良圖。
分類: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新荷葉》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荷葉》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史浩。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新荷葉
真隱先生,家居近在東湖。
茅屋三椽,自有一種清虛。
秫來釀酒,便無后、也解賒沽。
只愁客至,不能拚此芳壺。
且樂天真,醉鄉里、無限歡娛。
時倚花枝,困來著枕蘧蘧。
回觀昨夢,徒然使、心剿形。
始知今日,得閑卻是良圖。
譯文:
真隱先生,住在東湖附近。
茅屋三椽,自有一種清幽。
種小米來釀酒,不需后顧,也不用賒賬買酒。
只是擔心有客人來,不能與他們分享這美酒。
但是我享受著天真的快樂,在醉鄉里,有無盡的歡娛。
有時倚靠花枝,困了就在蘆葦上鋪枕頭。
回顧昨晚的夢境,徒然地讓心神消磨。
終于明白今天得閑下來,才是美好的圖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真隱先生的生活情景和內心世界。真隱先生住在東湖附近的茅屋,這個茅屋有一種清幽的氛圍,透露出寧靜和自由自在的感覺。他釀造小米酒,不依賴他人,也不擔心債務,自給自足。然而,他唯一的憂慮是無法與客人分享這美酒,因為客人的到來可能會破壞他的寧靜和自由。
盡管如此,真隱先生仍然樂觀向上,享受著天真的快樂和醉鄉的歡愉。他時常依靠花枝,當他疲倦時,在蘆葦上鋪枕頭休息。但當他回顧昨晚的夢境時,卻發現那些夢境只是虛無縹緲,消磨了他的心神。
最后,真隱先生意識到今天得到閑暇,才是他所向往的美好圖景。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追求寧靜自由的理想生活的情愫,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對自我心靈的探索。
“茅屋三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hé yè
新荷葉
zhēn yǐn xiān shēng, jiā jū jìn zài dōng hú.
真隱先生,家居近在東湖。
máo wū sān chuán, zì yǒu yī zhǒng qīng xū.
茅屋三椽,自有一種清虛。
shú lái niàng jiǔ, biàn wú hòu yě jiě shē gū.
秫來釀酒,便無后、也解賒沽。
zhǐ chóu kè zhì, bù néng pàn cǐ fāng hú.
只愁客至,不能拚此芳壺。
qiě lè tiān zhēn, zuì xiāng lǐ wú xiàn huān yú.
且樂天真,醉鄉里、無限歡娛。
shí yǐ huā zhī, kùn lái zhe zhěn qú qú.
時倚花枝,困來著枕蘧蘧。
huí guān zuó mèng, tú rán shǐ xīn jiǎo xíng F156.
回觀昨夢,徒然使、心剿形F156。
shǐ zhī jīn rì, dé xián què shì liáng tú.
始知今日,得閑卻是良圖。
“茅屋三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