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康巷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康巷陌”全詩
正御溝、春水溶溶。
平康巷陌,繡鞍金勒躍青驄。
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綠花紅。
到如今、余霜鬢,嗟前事、夢魂中。
但寒煙、滿目飛蓬。
雕欄玉砌,空鎖三十六離宮。
塞笳驚起暮天雁,寂寞東風。
分類: 金人捧露盤
作者簡介(曾覿)
曾覿(音di迪)(1109-1180) 字純甫,汴京(今河南開封)人。紹興中,為建王內知客。孝宗受禪,以潛邸舊人,授權知閣門事。淳熙初,除開府儀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觀使。趨奉宮廷,詞多應制之作。其詞語言婉麗,風格柔媚。代表作為《阮郎歸》、《水調歌頭》(三)、《西江月》(一)、《定風波》(【二】、【三】)、《長相思》、《采桑子》、《眼兒媚》(一)、《憶秦娥》(五)等,其中以《阮郎歸》一詞為最著名。該詞雖是一首詠燕詞卻通篇不著一燕字,庭院深深,楊柳陰濃,燕子雙雙終日呢喃,獨占風光;凌空飛舞,仿佛池中點點浮萍散漫,又象風中飄揚的柳絮那樣輕盈。末尾兩句詞人借燕子惜花表現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憐惜之情。全詞畫面生動,描摹傳神,結構上渾然天成,不愧佳作。純甫詞結有《海野詞》。
《金人捧露盤(庚寅歲春奉使過京師感懷作)》曾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金人捧露盤(庚寅歲春奉使過京師感懷作)》是宋代詩人曾覿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游歷神京(指京城)時的感受和懷念。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金人捧露盤(庚寅歲春奉使過京師感懷作)
記神京、繁華地,舊游蹤。正御溝、春水溶溶。
記得在神京這繁華之地,我曾經游歷過的地方。御溝里的春水清澈明亮。
平康巷陌,繡鞍金勒躍青驄。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綠花紅。
康巷陌上,繡鞍金勒的青驄馬飛馳而過。解開衣襟,品嘗美酒,沉醉于琴管之聲,柳樹綠了,花兒紅了。
到如今、余霜鬢,嗟前事、夢魂中。但寒煙、滿目飛蓬。
如今,我的頭發上已經有了些許白霜,悲嘆著過去的事情,只能在夢中回味。眼前只有寒煙和漫天飄浮的蓬草。
雕欄玉砌,空鎖三十六離宮。塞笳驚起暮天雁,寂寞東風。
雕欄玉砌的宮殿空蕩蕩地鎖著,三十六座離宮空無一人。邊塞的笛聲驚起了天空中的雁群,東風凄涼而寂寞。
這首詩以描繪神京的繁華景象開篇,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游歷的懷念之情。接著,通過描述自己的衰老和對往事的憂傷,表達了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最后以空蕩的宮殿和凄涼的東風作為落筆,展現了時光的流轉和城市的變遷,以及人生的無常和寂寞。
整首詩以婉約的筆觸和凄美的意境,抒發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同時也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動蕩。這首詩充滿了離愁別緒與對過去的追憶,給人一種深沉而凄美的感覺。
“平康巷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rén pěng lù pán gēng yín suì chūn fèng shǐ guò jīng shī gǎn huái zuò
金人捧露盤(庚寅歲春奉使過京師感懷作)
jì shén jīng fán huá dì, jiù yóu zōng.
記神京、繁華地,舊游蹤。
zhèng yù gōu chūn shuǐ róng róng.
正御溝、春水溶溶。
píng kāng xiàng mò, xiù ān jīn lēi yuè qīng cōng.
平康巷陌,繡鞍金勒躍青驄。
jiě yī gū jiǔ zuì xián guǎn, liǔ lǜ huā hóng.
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綠花紅。
dào rú jīn yú shuāng bìn, jiē qián shì mèng hún zhōng.
到如今、余霜鬢,嗟前事、夢魂中。
dàn hán yān mǎn mù fēi péng.
但寒煙、滿目飛蓬。
diāo lán yù qì, kōng suǒ sān shí liù lí gōng.
雕欄玉砌,空鎖三十六離宮。
sāi jiā jīng qǐ mù tiān yàn, jì mò dōng fēng.
塞笳驚起暮天雁,寂寞東風。
“平康巷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