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我獨醒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懷我獨醒人”全詩
絲竹送迎時,燈火闌珊夜。
銅壺漏故遲,銀燭花頻灺。
懷我獨醒人,健筆方飛灑。
作者簡介(洪適)
洪適(1117~1184)南宋金石學家、詩人、詞人。初名造,字溫伯,又字景溫;入仕后改名適,字景伯;晚年自號盤洲老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波陽縣)人,洪皓長子,累官至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封魏國公,卒謚文惠。洪適與弟弟洪遵、洪邁皆以文學負盛名,有“鄱陽英氣鐘三秀”之稱。同時,他在金石學方面造詣頗深,與歐陽修、趙明誠并稱為宋代金石三大家。
《生查子(收燈日次李舉之韻)》洪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生查子(收燈日次李舉之韻)》
朝代:宋代
作者:洪適
廉纖小雨來,
噤罥輕寒乍。
絲竹送迎時,
燈火闌珊夜。
銅壺漏故遲,
銀燭花頻灺。
懷我獨醒人,
健筆方飛灑。
中文譯文:
柔細的小雨飄灑而至,
沉默地籠罩著輕微的寒意。
絲竹樂聲伴隨著迎送的時刻,
夜幕下,燈火微弱而閃爍。
青銅壺里的水流緩慢而悠長,
銀燭頻頻閃爍著花火點綴。
懷著孤獨的我,獨自醒著,
手持筆墨,揮灑自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夜晚收燈的場景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清醒之感。詩中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通過描述小雨、寒意、絲竹樂聲、夜幕、燈火和花火等元素,創造出一種靜謐而溫馨的氛圍。
詩的開篇,作者運用了“廉纖小雨來”這樣柔美的描寫,將細雨的降臨與夜晚的寒意相結合,給人以清新、涼爽的感覺。接著,作者以“噤罥輕寒乍”來形容寂靜的夜晚,寒冷的氣息逐漸滲透。
接下來的兩句:“絲竹送迎時,燈火闌珊夜”,通過描寫絲竹樂聲和閃爍的燈火,營造出一種歡送和離別的氛圍。夜幕下,燈火微弱而闌珊,給人一種溫馨而朦朧的感覺。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銅壺漏故遲,銀燭花頻灺”這樣的描寫,再次強調了時間的緩慢流逝和燈火的閃爍。在這樣的環境中,作者懷著孤獨之情,獨自清醒著。最后一句“健筆方飛灑”,表達了作者心境的高揚和筆墨的暢快,意味著他將通過寫作來宣泄和表達內心的情感。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夜晚收燈時的孤獨感和清醒狀態,以及他通過寫作來抒發情感的愿望。這首詩既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清新雅致的審美情趣,也折射出洪適自身的情感體驗和思考。
“懷我獨醒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ēng zhā zǐ shōu dēng rì cì lǐ jǔ zhī yùn
生查子(收燈日次李舉之韻)
lián xiān xiǎo yǔ lái, jìn juàn qīng hán zhà.
廉纖小雨來,噤罥輕寒乍。
sī zhú sòng yíng shí, dēng huǒ lán shān yè.
絲竹送迎時,燈火闌珊夜。
tóng hú lòu gù chí, yín zhú huā pín xiè.
銅壺漏故遲,銀燭花頻灺。
huái wǒ dú xǐng rén, jiàn bǐ fāng fēi sǎ.
懷我獨醒人,健筆方飛灑。
“懷我獨醒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