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提筆上詞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年提筆上詞壇”全詩
琢瑯玕。
涌波瀾。
晁董聲名,一日滿人間。
底事遠煩騏驥足,梅嶺外,硯臺邊。
元戎傾蓋有余歡。
酒杯寬。
語離難。
只恐江邊,明日起青翰。
暫去平分風與月,迎細札,步金鑾。
作者簡介(洪適)
洪適(1117~1184)南宋金石學家、詩人、詞人。初名造,字溫伯,又字景溫;入仕后改名適,字景伯;晚年自號盤洲老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波陽縣)人,洪皓長子,累官至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封魏國公,卒謚文惠。洪適與弟弟洪遵、洪邁皆以文學負盛名,有“鄱陽英氣鐘三秀”之稱。同時,他在金石學方面造詣頗深,與歐陽修、趙明誠并稱為宋代金石三大家。
《江城子(餞黃魁)》洪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城子(餞黃魁)》是宋代洪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當年提筆上詞壇,琢瑯玕,涌波瀾。
回顧過去,我提起筆創作了許多優秀的詩詞,這些作品如同琢磨出來的寶石,引起了波瀾壯闊的反響。
晁董聲名,一日滿人間。
晁端禮和董康名聲顯赫,他們的聲名一時傳遍了整個世間。
底事遠煩騏驥足,梅嶺外,硯臺邊。
如今我遠離塵囂,不再被瑣事所困擾,居住在梅嶺之外,硯臺旁邊。
元戎傾蓋有余歡,酒杯寬,語離難。
我與元戎(指黃魁)一同享受著余興之樂,暢飲美酒,言談離別雖難,但我們仍相互交流。
只恐江邊,明日起青翰。暫去平分風與月,迎細札,步金鑾。
我只是擔心明天離開江邊后,再無機會與黃魁相見。暫時離開平分風與月的美景,期待著收到他的書信,步入宮廷。
這首詩詞通過洪適對自己的回顧和黃魁的贊頌,表達了作者對詩壇的熱愛和對友誼的珍視。他回顧了自己過去的創作成就,而黃魁則成為了他的知音和欣賞者。詩中融入了離別的憂傷和對未來的期待,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
整首詩詞字句簡練,運用了典雅的辭藻和意象,通過對友誼、創作和離別的描繪,傳遞出一種深沉而真摯的情感。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美感。
“當年提筆上詞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chéng zǐ jiàn huáng kuí
江城子(餞黃魁)
dāng nián tí bǐ shàng cí tán.
當年提筆上詞壇。
zuó láng gān.
琢瑯玕。
yǒng bō lán.
涌波瀾。
cháo dǒng shēng míng, yī rì mǎn rén jiān.
晁董聲名,一日滿人間。
dǐ shì yuǎn fán qí jì zú, méi lǐng wài, yàn tāi biān.
底事遠煩騏驥足,梅嶺外,硯臺邊。
yuán róng qīng gài yǒu yú huān.
元戎傾蓋有余歡。
jiǔ bēi kuān.
酒杯寬。
yǔ lí nán.
語離難。
zhǐ kǒng jiāng biān, míng rì qǐ qīng hàn.
只恐江邊,明日起青翰。
zàn qù píng fēn fēng yǔ yuè, yíng xì zhá, bù jīn luán.
暫去平分風與月,迎細札,步金鑾。
“當年提筆上詞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