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武三軍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龍武三軍氣”全詩
王師親賦政,廟略久論兵。
漢主知三杰,周官統六卿。
四方分閫受,千里坐謀成。
介胄辭前殿,壺觴宿左營。
賞延頒賜重,宸贈出車榮。
龍武三軍氣,魚鈴五校名。
郊云駐旌羽,邊吹引金鉦。
訓旅方稱德,安人更克貞。
佇看銘石罷,同聽凱歌聲。
分類:
作者簡介(許景先)
許景先,少舉進士,授夏陽尉。神龍初,(公元七o五年)景先獻大像閣賦,詞甚美麗。擢拜左拾遺,遷給事中,后遷中書舍人。開元初,(公元七一三年)與齊汗、王丘、韓休張九齡掌知制誥,以文翰見稱。張說嘗曰:“許舍人之文,雖無峻峰激流嶄絕之勢,然屬詞豐美,得中和之氣,亦一時之秀也”。后出為虢州刺史。又入拜吏部侍郎,卒。
《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許景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是許景先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奉皇帝的命令送別張尚書巡邊
文武接受皇命,體現風云感國之神致。
王師親自撰寫政策,廟堂智謀長久議論兵事。
漢朝君主明白三杰之才,周官統掌六卿之職。
四方領地區分,千里之間謀略成就。
裝備齊整的士兵告辭前殿,飲酒辭別寢營。
賞賜和名譽堆積,宸援賦予出征的車輛榮歸。
龍武三軍氣勢威嚴,魚鈴和金鉦引導邊境的征風。
整個軍隊教導有方,安撫百姓更彰顯堅貞。
立于石碑前靜靜凝視,共同傾聽凱歌的歡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許景先為送別張尚書巡邊創作的。詩中以文武官員承擔起保家衛國的責任為主題,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對英雄將士的贊美。
詩中提到了皇帝賦予張尚書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廟堂之上對軍事謀劃的長期討論。詩中還提及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如三國時期的三杰,周朝的六卿等,以顯示古代統治者對英雄人物的器重和對統治階級的培養。
詩中還描繪了軍隊離開前殿時的場景,士兵們整裝待發,飲酒傾訴離別之情。詩中也強調了皇帝對士兵的鼓勵和獎賞,以及將士們的榮耀歸來。
詩歌以龍武三軍的氣勢和魚鈴、金鉦等標志物來形容邊境風云,表達了對軍隊的崇敬和英勇的謳歌。
最后,詩人以銘石和凱歌的聲音作為結束,表達了詩人和共同見證了歷史的感慨和自豪。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賦予歷史英雄的形象,頌揚了唐代士兵和領導者的智勇和貞節,同時也向在前線邊境守衛的將士發出了崇高的贊美和祝福。
“龍武三軍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sòng zhāng shàng shū xún biān
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
wén wǔ chéng bāng shì, fēng yún gǎn guó zhēn.
文武承邦式,風云感國禎。
wáng shī qīn fù zhèng, miào lüè jiǔ lùn bīng.
王師親賦政,廟略久論兵。
hàn zhǔ zhī sān jié, zhōu guān tǒng liù qīng.
漢主知三杰,周官統六卿。
sì fāng fēn kǔn shòu, qiān lǐ zuò móu chéng.
四方分閫受,千里坐謀成。
jiè zhòu cí qián diàn, hú shāng sù zuǒ yíng.
介胄辭前殿,壺觴宿左營。
shǎng yán bān cì zhòng, chén zèng chū chē róng.
賞延頒賜重,宸贈出車榮。
lóng wǔ sān jūn qì, yú líng wǔ xiào míng.
龍武三軍氣,魚鈴五校名。
jiāo yún zhù jīng yǔ, biān chuī yǐn jīn zhēng.
郊云駐旌羽,邊吹引金鉦。
xùn lǚ fāng chēng dé, ān rén gèng kè zhēn.
訓旅方稱德,安人更克貞。
zhù kàn míng shí bà, tóng tīng kǎi gē shēng.
佇看銘石罷,同聽凱歌聲。
“龍武三軍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