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郡怎禁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郡怎禁當”全詩
十雨五風皆定數,千方百計為災傷。
小郡怎禁當。
勞拊字,惠露洽丁黃。
田舍炊煙常蔽野,居民安堵不離鄉。
祖道免齋糧。
分類: 望江南
作者簡介(洪適)
洪適(1117~1184)南宋金石學家、詩人、詞人。初名造,字溫伯,又字景溫;入仕后改名適,字景伯;晚年自號盤洲老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波陽縣)人,洪皓長子,累官至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封魏國公,卒謚文惠。洪適與弟弟洪遵、洪邁皆以文學負盛名,有“鄱陽英氣鐘三秀”之稱。同時,他在金石學方面造詣頗深,與歐陽修、趙明誠并稱為宋代金石三大家。
《望江南(答徐守韻)》洪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江南(答徐守韻)》是宋代洪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嗟嘆舊時歲月,夏天的旱災又遇到秋陽。
十場雨和五次風已經有了規律,千方百計防范自然災害。
小郡城如何能夠抵擋。
勤勞的農人耕種著土地,恩澤的露水滋潤著莊稼。
農舍的炊煙經常籠罩著田野,居民安居樂業不離鄉土。
祖先的智慧使得我們免去了饑荒之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洪適對農村生活和自然災害的思考和感嘆。詩人通過描繪夏天的旱災和秋天的陽光,表達了歲月更迭中農民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十場雨和五次風的規律,讓人們能夠預測和規避自然災害,但仍需要千方百計來保護莊稼和農田。小郡城無法完全抵擋自然的力量,所以人們依賴著勤勞的農民和恩澤的自然來維持安定和生計。
詩中提到的田舍炊煙常蔽野,是指農舍里升起的炊煙籠罩著田野,象征著農民的勤勞和辛勤勞作。居民安堵不離鄉土,表達了人們對家鄉的依戀和對安穩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祖道免齋糧,表示祖先智慧的傳承使得人們能夠避免饑荒的困擾。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凝練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農民辛勤勞動的贊美,對自然災害的思考,以及對家鄉和祖先的感激之情。通過對農村生活的描繪,詩人呈現了一幅樸實而真實的鄉村圖景,表達了對農民辛勤勞作的敬意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整首詩詞以寫實的手法抒發情感,展現了宋代農民生活的真實面貌,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農業的重視和對自然力量的敬畏。
“小郡怎禁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jiāng nán dá xú shǒu yùn
望江南(答徐守韻)
jiē gù suì, xià hàn fù qiū yáng.
嗟故歲,夏旱復秋陽。
shí yǔ wǔ fēng jiē dìng shù, qiān fāng bǎi jì wèi zāi shāng.
十雨五風皆定數,千方百計為災傷。
xiǎo jùn zěn jìn dāng.
小郡怎禁當。
láo fǔ zì, huì lù qià dīng huáng.
勞拊字,惠露洽丁黃。
tián shè chuī yān cháng bì yě, jū mín ān dǔ bù lí xiāng.
田舍炊煙常蔽野,居民安堵不離鄉。
zǔ dào miǎn zhāi liáng.
祖道免齋糧。
“小郡怎禁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