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水對遙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水對遙岑”全詩
臨水對遙岑。
茅茨□□低小,竹徑要幽深。
逢酒醉,遇花吟。
日登臨。
四時無限,好景良辰,莫負光陰。
作者簡介(張掄)
[約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號蓮社居士,開封(今屬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好填詞,每應制進一詞,宮中即付之絲竹。嘗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蒞聚景園,掄進柳梢青詞;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蒞聚景園,掄進壺中天慢詞;九月,孝宗幸絳華宮,掄進臨江仙詞:均賜賚極渥。掄所著有《蓮社詞》一卷,存詞100余首。《文獻通考》及紹興內府古器評二卷,《四庫總目》并傳于世。
《訴衷情》張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訴衷情》是張掄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寧靜自然的田園景色,表達了對美好光陰的珍惜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閑中一畝小□□。
臨水對遙岑。
茅茨□□低小,
竹徑要幽深。
逢酒醉,遇花吟。
日登臨。
四時無限,好景良辰,
莫負光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一種寧靜、淡泊的心境描繪了一個小的農田園景,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感慨。
首句“閑中一畝小□□”描繪了一片寧靜的農田,其中的空白部分可能指一種農作物,具體內容不詳。整個農田被“水”和“遙岑”所環繞,形成了一種宜人的環境。
第二句“茅茨□□低小”描述了農田旁的茅屋,低矮而樸素,與周圍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而“竹徑要幽深”則展示了通往農田的竹子叢生的小徑,幽深而清幽。
接下來的兩句“逢酒醉,遇花吟。日登臨。”表達了作者在這個美麗的田園中,品味美酒、吟詠花朵,享受日出和日落的美景。這里的“酒”與“花”象征著生活的愉悅和美好時光的流逝。
最后兩句“四時無限,好景良辰,莫負光陰。”是作者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警示。四季的美景和美好的時光都是無限的,人們應該珍惜并充分利用它們,不要辜負光陰。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寧靜美麗的田園景色,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珍惜之情,同時也提醒人們要善待時光,不要虛度年華。
“臨水對遙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zhōng qíng
訴衷情
xián zhōng yī mǔ xiǎo.
閑中一畝小□□。
lín shuǐ duì yáo cén.
臨水對遙岑。
máo cí dī xiǎo, zhú jìng yào yōu shēn.
茅茨□□低小,竹徑要幽深。
féng jiǔ zuì, yù huā yín.
逢酒醉,遇花吟。
rì dēng lín.
日登臨。
sì shí wú xiàn, hǎo jǐng liáng chén, mò fù guāng yīn.
四時無限,好景良辰,莫負光陰。
“臨水對遙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