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乍迷津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暗乍迷津路”全詩
春信遞相傳。
柳暗乍迷津路,花暄欲照江天。
天涯賓主,相逢老矣,一笑歡然。
晚歲許同廬社,西風不買吳船。
作者簡介(趙彥端)
趙彥端(1121~1175)字德莊,號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工為詞,嘗賦西湖謁金門詞,有“波底夕陽紅濕”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會作此”!……"乾道、淳熙間,(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終左司郎官。彥端詞以婉約纖秾勝,有介庵詞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朝中措》趙彥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朝中措》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趙彥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燒燈已過禁煙前。
春信遞相傳。
柳暗乍迷津路,
花暄欲照江天。
天涯賓主,
相逢老矣,一笑歡然。
晚歲許同廬社,
西風不買吳船。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禁煙前的燒燈時光。春天的消息傳遞著,春天的氣息彌漫在空中。在柳樹陰暗的地方,人們難以辨認渡船的路。花兒盛開的氣息即將照亮江天。在天涯海角,賓主之間相遇已經是老年,但他們相見時帶著歡笑。晚年時,他們約定要在同廬社團聚,但他們不再買船遠行,因為西風已經吹不動吳船了。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春天來表達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詩中的燒燈已過禁煙前,意味著時光已經過去,禁煙即指禁止點燃燈火,象征著一段時期的結束。春天的消息傳遞以及花兒的盛開,展現了生命力的回歸和生機的復蘇。柳暗乍迷津路,花暄欲照江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人們在歲月流轉中的迷茫和對未來的期待。
詩中的天涯賓主,相逢老矣,一笑歡然,表達了老年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生活的豁達態度。晚歲許同廬社,西風不買吳船,詩人以同廬社來象征聚會團聚的意愿,但晚年的人們已經不再買船遠行,西風不再有力,暗示著歲月的不可逆轉和人生的局限。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人生的變遷和生命的無常,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和對友誼的珍視。通過自然景物與人生經歷的融合,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柳暗乍迷津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zhōng cuò
朝中措
shāo dēng yǐ guò jìn yān qián.
燒燈已過禁煙前。
chūn xìn dì xiāng chuán.
春信遞相傳。
liǔ àn zhà mí jīn lù, huā xuān yù zhào jiāng tiān.
柳暗乍迷津路,花暄欲照江天。
tiān yá bīn zhǔ, xiāng féng lǎo yǐ, yī xiào huān rán.
天涯賓主,相逢老矣,一笑歡然。
wǎn suì xǔ tóng lú shè, xī fēng bù mǎi wú chuán.
晚歲許同廬社,西風不買吳船。
“柳暗乍迷津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