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得一枝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尋得一枝春”全詩
把酒放歌添燭,看連林爭發。
從今日日有花開,野水釀春碧。
舊日愛閑陶令,作江南狂客。
分類: 好事近
作者簡介(趙彥端)
趙彥端(1121~1175)字德莊,號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工為詞,嘗賦西湖謁金門詞,有“波底夕陽紅濕”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會作此”!……"乾道、淳熙間,(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終左司郎官。彥端詞以婉約纖秾勝,有介庵詞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好事近(晚集后園)》趙彥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好事近(晚集后園)》是宋代趙彥端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尋得一枝春,驚動小園花月。
把酒放歌添燭,看連林爭發。
從今日日有花開,野水釀春碧。
舊日愛閑陶令,作江南狂客。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晚上在園中欣賞春景的場景。作者在園中發現了一枝春花,這景象吸引了園中的花朵和月亮。作者舉起酒杯,點亮蠟燭,唱歌暢飲,欣賞著園中的春意盎然。從今天開始,每一天都有花兒綻放,野水也變得湛藍如春。作者回憶起過去鐘愛陶淵明的閑逸生活,成為江南的狂客。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的景象為主題,通過作者在園中的歡飲和賞花,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追求自由自在的情感。詩中用詞簡練,意象鮮明,通過描寫春花和春水的美景,展示了春天的生機和美好。詩人將自己的心境與陶淵明相比,表達了對陶淵明閑逸生活的向往,并以自己的方式成為江南的狂客,展現了對自由與狂放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春天的美景,通過對酒和花的描寫,傳遞了作者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自由與狂放的向往,展示了文人士子的個性特點。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文人對春天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陶淵明的敬仰和追隨。
“尋得一枝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wǎn jí hòu yuán
好事近(晚集后園)
xún dé yī zhī chūn, jīng dòng xiǎo yuán huā yuè.
尋得一枝春,驚動小園花月。
bǎ jiǔ fàng gē tiān zhú, kàn lián lín zhēng fā.
把酒放歌添燭,看連林爭發。
cóng jīn rì rì yǒu huā kāi, yě shuǐ niàng chūn bì.
從今日日有花開,野水釀春碧。
jiù rì ài xián táo lìng, zuò jiāng nán kuáng kè.
舊日愛閑陶令,作江南狂客。
“尋得一枝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