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涼相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涼相與”全詩
一涼相與。
片月生新浦。
天外離居,為我蓀橈舉。
山如許。
故人來否。
歲晚鱸堪煮。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趙彥端)
趙彥端(1121~1175)字德莊,號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工為詞,嘗賦西湖謁金門詞,有“波底夕陽紅濕”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會作此”!……"乾道、淳熙間,(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終左司郎官。彥端詞以婉約纖秾勝,有介庵詞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點絳唇(題西隱)》趙彥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點絳唇(題西隱)》
朝代:宋代
作者:趙彥端
好在蒼苔,摩挲遺恨風還雨。
一涼相與,片月生新浦。
天外離居,為我蓀橈舉。
山如許,故人來否。
歲晚鱸堪煮。
中文譯文:
這是一首宋代的詩詞《點絳唇(題西隱)》。詩人趙彥端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山水景象,表達了離別之情和懷念之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蒼苔、遺恨、風、雨、涼爽、月亮、新浦、山、故人、歲晚鱸煮等詞語,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出離別之情和懷念之情。
詩的開頭,“好在蒼苔,摩挲遺恨風還雨”,表達了詩人對過去事物的眷戀和懷念之情。蒼苔象征歲月的流轉,摩挲遺恨則暗示著詩人對過去的回憶。
接著詩人寫道,“一涼相與,片月生新浦”,表達了離別之情。一涼相與,意味著與親人、朋友的分離,而片月生新浦則描繪了夜晚的美景,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在遠方對故鄉的思念。
詩中提到“天外離居,為我蓀橈舉。山如許,故人來否”,表達了詩人遠離故鄉的離愁別緒。天外離居意味著遠離故鄉,而蓀橈舉則暗示著詩人對故鄉的思念。詩人描述了山的美景,問故人是否會前來,表達了對故人的思念和期待。
最后兩句“歲晚鱸堪煮”,是一種對歲月流轉的感慨。歲晚意味著時光的流逝,而鱸堪煮則象征著歲月的消磨。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嘆和對歲月的思考。
整首詩以細膩的語言描繪了離別之情和懷念之情,通過山水景物的描繪和對故鄉的思念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同時,詩中運用了蒼苔、遺恨、新浦、離居等意象,通過細膩的描寫,使讀者產生共鳴,感受到詩人內心世界的情感起伏。
“一涼相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tí xī yǐn
點絳唇(題西隱)
hǎo zài cāng tái, mā sā yí hèn fēng hái yǔ.
好在蒼苔,摩挲遺恨風還雨。
yī liáng xiāng yǔ.
一涼相與。
piàn yuè shēng xīn pǔ.
片月生新浦。
tiān wài lí jū, wèi wǒ sūn ráo jǔ.
天外離居,為我蓀橈舉。
shān rú xǔ.
山如許。
gù rén lái fǒu.
故人來否。
suì wǎn lú kān zhǔ.
歲晚鱸堪煮。
“一涼相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