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送寒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風送寒去”全詩
東風送寒去,蔚溫溫香_。
海上三山元似粟。
試招來、共藏金屋。
與君醉千歲,看人間新綠。
作者簡介(趙彥端)
趙彥端(1121~1175)字德莊,號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工為詞,嘗賦西湖謁金門詞,有“波底夕陽紅濕”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會作此”!……"乾道、淳熙間,(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終左司郎官。彥端詞以婉約纖秾勝,有介庵詞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憶少年》趙彥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憶少年》
朝代:宋代
作者:趙彥端
憶少年,逢春如酒,逢花如露,逢人如玉。
東風送寒去,蔚溫溫香_。
海上三山元似粟。試招來、共藏金屋。
與君醉千歲,看人間新綠。
中文譯文:
懷念年少時,遇到春天就像喝醉了一樣,遇到花朵就像遇到露水一樣,遇到人就像遇到玉一樣。
東風吹走了寒冷,一片溫暖的香氣彌漫著。
海上的三座山峰如同稻谷一樣細小。試著招來它們,一同珍藏在金屋之中。
與你共醉千歲,看人間的新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憶少年之情為主題,抒發了作者對年少時充滿活力和激情的懷念之情。詩中通過對春天、花朵和人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向往。逢春如酒、逢花如露、逢人如玉,表達了詩人對生活中美好瞬間的珍視和享受。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東風吹走寒冷,溫暖的氣息彌漫的景象。海上的三座山峰被比喻為稻谷,顯示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和想象力。試圖招來這些山峰,共同珍藏在金屋之中,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與他人共同歡慶和享受美好時光的心愿,與詩中的"君"一同醉千歲,共同領略人間的新綠,展現了作者對友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年少時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向往,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友情的珍視。通過運用鮮明的比喻和意象,賦予詩詞生動的形象和情感,使讀者產生共鳴,感受到作者對青春歲月的深情回憶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東風送寒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shào nián
憶少年
féng chūn rú jiǔ, féng huā rú lù, féng rén rú yù.
逢春如酒,逢花如露,逢人如玉。
dōng fēng sòng hán qù, wèi wēn wēn xiāng.
東風送寒去,蔚溫溫香_。
hǎi shàng sān shān yuán shì sù.
海上三山元似粟。
shì zhāo lái gòng cáng jīn wū.
試招來、共藏金屋。
yǔ jūn zuì qiān suì, kàn rén jiān xīn lǜ.
與君醉千歲,看人間新綠。
“東風送寒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