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風落日片帆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輕風落日片帆孤”全詩
滄波萬頃,輕風落日片帆孤。
渡口千章云木,苒苒炊煙一縷,人在翠微居。
客里更愁絕,回首憶吾廬。
功名事,今老矣,待何如。
拂衣歸去,誰道張翰為莼鱸。
且就竹深荷靜,坐看山高月小,劇飲與誰俱。
長嘯動林木,意氣欲凌虛。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袁去華)
袁去華,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紹興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進士。改官知石首縣而卒。善為歌詞,嘗為張孝祥所稱。去華著有適齋類稿八卷,詞一卷,著有《適齋類稿》、《袁宣卿詞》、《文獻通考》傳于世。存詞90余首。
《水調歌頭》袁去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是一首宋代袁去華創作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自然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感受,以及對功名富貴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鳥影度疏木,天勢入平湖。
滄波萬頃,輕風落日片帆孤。
渡口千章云木,苒苒炊煙一縷,人在翠微居。
客里更愁絕,回首憶吾廬。
功名事,今老矣,待何如。
拂衣歸去,誰道張翰為莼鱸。
且就竹深荷靜,坐看山高月小,劇飲與誰俱。
長嘯動林木,意氣欲凌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描繪了湖面上鳥兒的倒影,天空的廣闊和微風中落日下帆船的孤獨。詩人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詩的前半部分描繪了湖泊的廣闊和寧靜,以及船只和天空的交融。湖泊波瀾壯闊,微風中帆船孤獨漂浮,給人以寧靜和廣袤之感。
接著,詩人描繪了渡口的景象,千張云木和一縷炊煙,使人感受到了山村的寧靜和恬淡。詩人自稱人在翠微居,表達了對山村生活的向往和眷戀。
然而,詩人在客居他鄉時更加感到寂寞和孤獨,回首思念自己的故鄉。他對功名富貴的追求也逐漸淡化,覺得自己已經年老,不知道未來還有什么等待著自己。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選擇和對人生的思考。他決定拂衣歸去,回到故鄉山村的生活,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富貴。他問道,有誰會記得他曾經為莼鱸(一種普通的魚)而努力。詩人選擇在竹林深處、荷塘靜謐之地,靜靜地坐著,看著高山和小月,與知己共享美酒。他發出長嘯,意氣風發,欲征服虛無飄渺的世界。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對功名富貴的反思。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也有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展現了詩人深邃的情感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輕風落日片帆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調歌頭
niǎo yǐng dù shū mù, tiān shì rù píng hú.
鳥影度疏木,天勢入平湖。
cāng bō wàn qǐng, qīng fēng luò rì piàn fān gū.
滄波萬頃,輕風落日片帆孤。
dù kǒu qiān zhāng yún mù, rǎn rǎn chuī yān yī lǚ, rén zài cuì wēi jū.
渡口千章云木,苒苒炊煙一縷,人在翠微居。
kè lǐ gèng chóu jué, huí shǒu yì wú lú.
客里更愁絕,回首憶吾廬。
gōng míng shì, jīn lǎo yǐ, dài hé rú.
功名事,今老矣,待何如。
fú yī guī qù, shuí dào zhāng hàn wèi chún lú.
拂衣歸去,誰道張翰為莼鱸。
qiě jiù zhú shēn hé jìng, zuò kàn shān gāo yuè xiǎo, jù yǐn yǔ shuí jù.
且就竹深荷靜,坐看山高月小,劇飲與誰俱。
cháng xiào dòng lín mù, yì qì yù líng xū.
長嘯動林木,意氣欲凌虛。
“輕風落日片帆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