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消煩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暮雨消煩暑”全詩
房櫳□、頓覺秋意如許。
天高云杳,山橫紺碧,桂華初吐。
空庭靜掩桐陰,更苒苒、流螢暗度。
記那時、朱戶迎風,西廂待月私語。
佳期易失難重,余香破鏡,雖在何據。
如今要見,除非是夢。
幾時曾做。
人言雁足傳書,待盡寫、相思寄與。
又怎生、說得愁腸,千絲萬縷。
分類: 宴清都
作者簡介(袁去華)
袁去華,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紹興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進士。改官知石首縣而卒。善為歌詞,嘗為張孝祥所稱。去華著有適齋類稿八卷,詞一卷,著有《適齋類稿》、《袁宣卿詞》、《文獻通考》傳于世。存詞90余首。
《宴清都》袁去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宴清都》是一首宋代袁去華創作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宴清都
暮雨消煩暑。
房櫳□、頓覺秋意如許。
天高云杳,山橫紺碧,桂華初吐。
空庭靜掩桐陰,更苒苒、流螢暗度。
記那時、朱戶迎風,西廂待月私語。
佳期易失難重,余香破鏡,雖在何據。
如今要見,除非是夢。
幾時曾做。
人言雁足傳書,待盡寫、相思寄與。
又怎生、說得愁腸,千絲萬縷。
譯文:
宴會于清都,
暮雨消散炎熱。
房梁上,突然感受到了秋意。
天空高遠,云彩稀疏,群山如紺碧,
桂花初放。
空曠的庭院靜謐地掩映在桐樹陰影中,
更加顯得蒼涼,微弱的螢火蟲悄然飛過。
記得那時,紅色門戶迎著微風,
西廂等待著月亮,私語交談。
美好的時光易逝難重來,
余香破碎如鏡子,雖然存在何處?
如今要再次相見,只能在夢中。
不知道何時才能實現。
有人說雁足可以傳遞書信,
等待能夠寫盡,將相思寄予。
然而,又怎能表達出內心的愁緒,
千絲萬縷,難以言喻。
詩意和賞析:
《宴清都》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宴會場景,以及詩人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暮雨消煩暑、天高云杳、山橫紺碧、桂華初吐等,表達了秋天的來臨和時光的流逝。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通過空庭靜掩桐陰、流螢暗度等描寫,營造出一種寂靜、蒼涼的氛圍。
詩中還描繪了詩人與他人的私語交談、相思之情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與無奈。詩人通過朱戶迎風、西廂待月私語等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和愛情的向往。然而,佳期易失難重、余香破鏡等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對未來美好的期盼。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人情景的交融來表達詩人的情感,既有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又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期待。通過對時光流逝和人情事物的描寫,詩詞傳達了一種深沉而復雜的情感體驗,引發讀者對生命短暫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暮雨消煩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qīng dōu
宴清都
mù yǔ xiāo fán shǔ.
暮雨消煩暑。
fáng lóng dùn jué qiū yì rú xǔ.
房櫳□、頓覺秋意如許。
tiān gāo yún yǎo, shān héng gàn bì, guì huá chū tǔ.
天高云杳,山橫紺碧,桂華初吐。
kōng tíng jìng yǎn tóng yīn, gèng rǎn rǎn liú yíng àn dù.
空庭靜掩桐陰,更苒苒、流螢暗度。
jì nà shí zhū hù yíng fēng, xī xiāng dài yuè sī yǔ.
記那時、朱戶迎風,西廂待月私語。
jiā qī yì shī nán zhòng, yú xiāng pò jìng, suī zài hé jù.
佳期易失難重,余香破鏡,雖在何據。
rú jīn yào jiàn, chú fēi shì mèng.
如今要見,除非是夢。
jǐ shí céng zuò.
幾時曾做。
rén yán yàn zú chuán shū, dài jǐn xiě xiāng sī jì yú.
人言雁足傳書,待盡寫、相思寄與。
yòu zěn shēng shuō de chóu cháng, qiān sī wàn lǚ.
又怎生、說得愁腸,千絲萬縷。
“暮雨消煩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