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坐調箏何時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并坐調箏何時更”全詩
睡起槐陰轉午,鳥啼人寂靜。
殘妝褪粉,松髻_云慵不整。
盡無言,手_裙帶繞花逕。
酒醒時,夢回處,舊事何堪省。
共載尋春,并坐調箏何時更。
心情盡日,一似楊花飛無定。
未黃昏,又先愁夜永。
分類: 傾杯
作者簡介(袁去華)
袁去華,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紹興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進士。改官知石首縣而卒。善為歌詞,嘗為張孝祥所稱。去華著有適齋類稿八卷,詞一卷,著有《適齋類稿》、《袁宣卿詞》、《文獻通考》傳于世。存詞90余首。
《傾杯近》袁去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傾杯近》是一首宋代袁去華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邃深的館宇,金鋪半掩,簾幕參差投下斑駁的影子。
從睡夢中醒來,槐樹的陰涼轉向正午,只有鳥兒在啼叫,人靜謐無聲。
妝容殘敗,粉黛褪盡,發髻散亂如云,懶得整理。
無話可說,手在裙帶上打著花結。
酒醒時,回到夢中的地方,舊事何必再去回憶。
共同尋找春天,一起坐下來調弄箏琴,但不知何時才能再次相聚。
整個心情一天都像飄飛的楊花般無所依附。
未到黃昏,卻先感到夜晚漫長而憂傷。
詩意和賞析:
《傾杯近》以描繪一幅寂靜而凄美的景象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緒。
詩中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場景,邃深的館宇中,簾幕半掩,金鋪閃爍。這種景象給人一種隱秘和神秘感,暗示了一種別樣的情感氛圍。接著,詩人描述了醒來的場景,槐樹的陰涼轉向正午,只有鳥兒啼叫,人靜寂無聲。這種寧靜的氛圍使人感到一種孤獨和思考的空間。
詩中還描繪了一個女性形象,她的妝容殘敗,發髻散亂,懶得整理。這種形象展示了女性的疲憊和無奈,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內心的獨立和堅強。她沒有話可說,只是在打著花結,顯得有些落寞和無助。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酒醒時,回到夢中的地方,舊事何必再去回憶,這表達了對過去的遺忘和對現實的逃避。詩人渴望與他人一同尋找春天,共同坐下來調弄箏琴,但不知何時才能再次相聚。這種期待和不確定感增加了整個詩篇的張力和情感壓力。
整首詩詞以凄美的筆觸描繪了一種寂靜和憂傷的情感,通過對景物和人物形象的細膩描寫,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整個詩詞給人以沉靜和思考的空間,引發讀者對人生、情感和命運的思考。
“并坐調箏何時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bēi jìn
傾杯近
suì guǎn jīn pū bàn yǎn, lián mù cēn cī yǐng.
邃館金鋪半掩,簾幕參差影。
shuì qǐ huái yīn zhuǎn wǔ, niǎo tí rén jì jìng.
睡起槐陰轉午,鳥啼人寂靜。
cán zhuāng tuì fěn, sōng jì yún yōng bù zhěng.
殘妝褪粉,松髻_云慵不整。
jǐn wú yán, shǒu qún dài rào huā jìng.
盡無言,手_裙帶繞花逕。
jiǔ xǐng shí, mèng huí chù, jiù shì hé kān shěng.
酒醒時,夢回處,舊事何堪省。
gòng zài xún chūn, bìng zuò diào zhēng hé shí gèng.
共載尋春,并坐調箏何時更。
xīn qíng jǐn rì, yī sì yáng huā fēi wú dìng.
心情盡日,一似楊花飛無定。
wèi huáng hūn, yòu xiān chóu yè yǒng.
未黃昏,又先愁夜永。
“并坐調箏何時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