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風動檻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看風動檻竹”全詩
可庭軒、翠梧蔭綠。
掛晚景、寒林數幅。
對冰盤瑩玉。
印枕嬌紅透肉。
眼偷垂、睡猶未足。
試纖手、清泉戲掬。
看風動檻竹。
分類: 金蕉葉
作者簡介(袁去華)
袁去華,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紹興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進士。改官知石首縣而卒。善為歌詞,嘗為張孝祥所稱。去華著有適齋類稿八卷,詞一卷,著有《適齋類稿》、《袁宣卿詞》、《文獻通考》傳于世。存詞90余首。
《金蕉葉》袁去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金蕉葉》
沈煙篆曲。可庭軒、翠梧蔭綠。
掛晚景、寒林數幅。
對冰盤瑩玉。印枕嬌紅透肉。
眼偷垂、睡猶未足。
試纖手、清泉戲掬。看風動檻竹。
中文譯文:
沈煙篆曲。可庭軒、翠梧蔭綠。
夕陽映照下,庭院和翠梧樹投下濃綠的陰影。
掛晚景、寒林數幅。
夜幕降臨,寒冷的林木在霓虹燈光下顯現出幾幅景色。
對冰盤瑩玉。印枕嬌紅透肉。
面對著冰冷的紗帳,宛如晶瑩剔透的玉盤。枕頭上留下了嬌艷欲滴的紅唇印記。
眼偷垂、睡猶未足。
眼睛偷偷低垂,仍未滿足地繼續入睡。
試纖手、清泉戲掬。看風動檻竹。
輕輕試探著手指,戲水的清泉在手中玩耍。觀賞著風吹動庭院的竹子。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宋代的夜晚景象。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將夕陽下庭院的景色描繪得栩栩如生。翠梧樹的綠影在庭院中投下,與夕陽的余暉交相輝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麗的氛圍。
接著,詩人描述了夜幕降臨后的景色,寒冷的林木在城市的霓虹燈光下顯得更加冷冽。這種對比描寫,表達了城市夜晚的寂靜和冷漠。
詩中的冰盤、紗帳、枕頭等細節描寫,通過觸覺和視覺的感受,增加了詩詞的層次和韻味。紗帳如同冰盤一般冰冷,而枕頭上的紅唇印記則暗示著柔情和溫暖。
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的視覺和觸覺體驗。眼睛低垂,試圖進入夢鄉,但仍未能滿足地繼續醒著。詩人通過試纖手戲水的描寫,表達了對清泉的親近和對自然的喜愛。同時,詩人觀賞風吹動庭院竹子的景象,展現出對自然風景的欣賞和對生活的熱愛。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夜晚的美麗和詩人內心的感受。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這首詩詞在情感和意境上給人以美的享受,展示了宋代詩人袁去華獨特的藝術才華。
“看風動檻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jiāo yè
金蕉葉
shěn yān zhuàn qū.
沈煙篆曲。
kě tíng xuān cuì wú yīn lǜ.
可庭軒、翠梧蔭綠。
guà wǎn jǐng hán lín shù fú.
掛晚景、寒林數幅。
duì bīng pán yíng yù.
對冰盤瑩玉。
yìn zhěn jiāo hóng tòu ròu.
印枕嬌紅透肉。
yǎn tōu chuí shuì yóu wèi zú.
眼偷垂、睡猶未足。
shì qiàn shǒu qīng quán xì jū.
試纖手、清泉戲掬。
kàn fēng dòng kǎn zhú.
看風動檻竹。
“看風動檻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