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里偷閑同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忙里偷閑同到”全詩
也將塵跡寄東風。
忙里偷閑同到、此山中。
迥野韶華麗,晴嵐秀色鐘。
憑高凝望倦扶筇。
喜見今年和氣、滿南東。
作者簡介(姚述堯)
[約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道進,華亭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生平事跡不可考。工詞,著有簫臺公馀詞一卷,《強村叢書》傳于世。
《南歌子(時方自僉廳會議催科,事罷即作此游)》姚述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歌子(時方自僉廳會議催科,事罷即作此游)》是宋代詩人姚述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誤入紅蓮幕,來依玉樹叢。
也將塵跡寄東風,忙里偷閑同到,此山中。
迥野韶華麗,晴嵐秀色鐘。
憑高凝望倦扶筇,喜見今年和氣,滿南東。
詩意:
這首詩的主題是作者在工作繁忙之余,偷閑出游的心情和所見所感。詩人描述自己誤入了一片紅蓮花的幕簾之中,來到了一片繁茂的玉樹林中。他將自己的塵世之忙寄托于東風之中,偷偷地來到這座山中。這里的景色迥異而絢麗,晴朗的天空中飄著美麗的云霞。詩人站在高處凝望,感到有些疲倦,便倚著竹杖休息。他欣喜地看到今年的氣候和暖,這片南方的大地充滿了和諧與宜人的氣息。
賞析:
《南歌子》以優美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在工作繁忙之后尋求片刻寧靜的心情。詩中的紅蓮幕和玉樹叢,呈現出一幅獨特而美麗的景象,與作者忙碌的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通過將塵世之忙與東風寄托,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環境的向往和渴望。詩中的山川景色描繪得生動而絢麗,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美麗。詩人站在高處凝望,既是一種身體上的休息,也是一種心靈上的放松,他在這片和諧宜人的環境中感受到了快樂和滿足。整首詩以輕松愉悅的語氣,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時刻的向往,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
“忙里偷閑同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gē zǐ shí fāng zì qiān tīng huì yì cuī kē, shì bà jí zuò cǐ yóu
南歌子(時方自僉廳會議催科,事罷即作此游)
wù rù hóng lián mù, lái yī yù shù cóng.
誤入紅蓮幕,來依玉樹叢。
yě jiāng chén jī jì dōng fēng.
也將塵跡寄東風。
máng lǐ tōu xián tóng dào cǐ shān zhōng.
忙里偷閑同到、此山中。
jiǒng yě sháo huá lì, qíng lán xiù shǎi zhōng.
迥野韶華麗,晴嵐秀色鐘。
píng gāo níng wàng juàn fú qióng.
憑高凝望倦扶筇。
xǐ jiàn jīn nián hé qì mǎn nán dōng.
喜見今年和氣、滿南東。
“忙里偷閑同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