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已班清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已班清要”全詩
深院宇、笙歌繞。
春入侯門長不老。
羅幃繡幕,護香藏粉,卻許行人到。
遏云清唱傾城笑。
玉面花光互相照。
銀燭頻更尊屢倒。
明年應是,對花相憶,君已班清要。
分類: 青玉案
作者簡介(管鑒)
管鑒字明仲,龍泉(今屬浙江)人,徙臨川(今江西撫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東歸,道經峽州,時管鑒為峽州守,見范成大 《吳船錄》 。淳熙十三年(1186)任廣東提刑,改轉運判官,官至權知廣州經略安撫使。詞題所署干支,最遲者為甲辰生日,蓋淳熙十一年(1184)。有 《養拙堂詞》 一卷。
《青玉案(永春夜宴張叔信后堂,席上用韻)》管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青玉案(永春夜宴張叔信后堂,席上用韻)》是宋代管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青玉案(永春夜宴張叔信后堂,席上用韻)》
相逢何處梅花好。
深院宇、笙歌繞。
春入侯門長不老。
羅幃繡幕,護香藏粉,卻許行人到。
遏云清唱傾城笑。
玉面花光互相照。
銀燭頻更尊屢倒。
明年應是,對花相憶,君已班清要。
譯文:
在哪里相逢,梅花最美。
深深的庭院,笙歌環繞。
春天進入侯門,歲月長久不衰老。
錦羅帷幕,繡花屏風,保護著香粉,卻許行人到來。
美人遏云般地清唱,傾國傾城的笑容。
玉面和花光互相輝映。
銀燭頻頻更換,酒杯屢次傾倒。
明年的春天,我們應該相互懷念,你已在重要職位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春夜宴會的場景,以及主人公對未來的思念之情。詩中以梅花作為相逢的象征,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相遇的渴望。深院宇中笙歌環繞,給人一種熱鬧喜慶的氛圍。作者通過描寫春天進入侯門,表達了歲月長久而美好的愿望。
詩中以羅幃、繡幕、香粉等細節描繪了宴會的繁華場景,強調了宴會的隆重和精致。美人的歌唱和笑容傾國傾城,彼此的光芒相互映照,展現出宴會的喜慶和愉悅。
詩末,銀燭頻頻更換,酒杯屢次傾倒,暗示宴會的熱鬧和繁忙。明年的春天,作者期待與君相會,相互懷念此次宴會,但同時也提及君已在重要職位上,暗示了分別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描繪宴會場景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細節刻畫,表達了對美好相逢和思念的情感。同時也透露出社交場合中的熱鬧和繁忙,以及歲月流轉的無情。這首詩詞展現了管鑒獨特的寫景能力和對情感的抒發,給人以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君已班清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yù àn yǒng chūn yè yàn zhāng shū xìn hòu táng, xí shàng yòng yùn
青玉案(永春夜宴張叔信后堂,席上用韻)
xiāng féng hé chǔ méi huā hǎo.
相逢何處梅花好。
shēn yuàn yǔ shēng gē rào.
深院宇、笙歌繞。
chūn rù hóu mén zhǎng bù lǎo.
春入侯門長不老。
luó wéi xiù mù, hù xiāng cáng fěn, què xǔ xíng rén dào.
羅幃繡幕,護香藏粉,卻許行人到。
è yún qīng chàng qīng chéng xiào.
遏云清唱傾城笑。
yù miàn huā guāng hù xiāng zhào.
玉面花光互相照。
yín zhú pín gèng zūn lǚ dào.
銀燭頻更尊屢倒。
míng nián yìng shì, duì huā xiāng yì, jūn yǐ bān qīng yào.
明年應是,對花相憶,君已班清要。
“君已班清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