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聽陽關不慘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熟聽陽關不慘顏”全詩
子規江上過春殘。
慣眠古驛常安枕,熟聽陽關不慘顏。
慵服氣,懶燒丹。
不妨青鬢戲人間。
秘傳一字神仙訣,說與君知只是頑。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鷓鴣天(葭萌驛作·七之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鷓鴣天(葭萌驛作·七之二)》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看盡巴山看蜀山,
子規江上過春殘。
慣眠古驛常安枕,
熟聽陽關不慘顏。
慵服氣,懶燒丹,
不妨青鬢戲人間。
秘傳一字神仙訣,
說與君知只是頑。
中文譯文:
我看遍了巴山和蜀山,
子規在江上度過了春天的殘余。
習慣了在古驛站長眠,常將它當作安穩的枕頭,
熟悉地聆聽著陽關的消息,不感到悲傷。
懶散地服用丹藥,慵懶地燃燒起丹爐中的火焰,
毫不介意地在青絲發間嬉戲于人間。
這是秘傳的一個字,是神仙的訣竅,
我告訴你,只是一種嬉皮笑臉而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作品,《鷓鴣天(葭萌驛作·七之二)》。詩人以自己作為敘述者,表達了一種豁達、悠然自得的心態和人生態度。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作者游歷山川的經歷,他看遍了巴山和蜀山,感嘆自然景色的壯美。子規是一種鳥,它在江上度過了春天的殘余,象征著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更迭。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作者在古驛站長時間停留的習慣,將古驛視為自己安穩的枕頭。陽關是古代邊關的一種象征,作者熟悉地聆聽著陽關的消息,但并不感到悲傷,顯示了他對人世間的冷靜和超然。
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悠閑自得的生活態度。他懶散地服用丹藥,燃燒丹爐中的火焰,象征他不追求仙人的長生不老,對物質享受和修煉道法都不過于認真。他也不擔心自己的青絲發在人間的戲謔和嬉戲中逐漸褪色,表示他對人世間的一切并不過于看重。
最后兩句是詩人對自己的心境的總結。他說自己掌握了一種神仙的訣竅,但實際上只是一種頑皮的表演,這是一種自嘲和謙虛的態度。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的淡泊和隨遇而安的態度,以及他對于人生追求的一種超然和豁達的境界。
“熟聽陽關不慘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jiā méng yì zuò qī zhī èr
鷓鴣天(葭萌驛作·七之二)
kàn jǐn bā shān kàn shǔ shān.
看盡巴山看蜀山。
zǐ guī jiāng shàng guò chūn cán.
子規江上過春殘。
guàn mián gǔ yì cháng ān zhěn, shú tīng yáng guān bù cǎn yán.
慣眠古驛常安枕,熟聽陽關不慘顏。
yōng fú qì, lǎn shāo dān.
慵服氣,懶燒丹。
bù fáng qīng bìn xì rén jiān.
不妨青鬢戲人間。
mì chuán yī zì shén xiān jué, shuō yǔ jūn zhī zhǐ shì wán.
秘傳一字神仙訣,說與君知只是頑。
“熟聽陽關不慘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